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马跃荣

双月刊

2096-3351

LZYXYXB@163.com

0830-3161822,3163895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为沪州医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沪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管理:未来已来

    章晓红李洋郑薇
    46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治疗方式与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相比几乎没有改变.《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在中国首次提出AHF急诊诊疗须兼具个体化全谱系管理和以患者生命支持为靶向的紧急救护;2023年8月25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心衰指南从心衰到合并症管理进行了多方位更新.2023 ESC指南亦推荐对病情已稳定,即将出院的AHF患者采取强化指南指导药物治疗(guideline-directed management and therapy,GDMT)与早期密切随访.两个指南为AHF急诊管理指明了未来研究重点和改进方向.本文在分析上述两个指南的基础上,就AHF相关的最新进展做一解读,相信未来指南的更新与落地能够进一步帮助提升AHF患者的GDMT滴定水平,更好的改善AHF患者临床结局,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治疗急诊管理

    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郑晓博张中伟
    468-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医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通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重症医学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学科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重症医学的教学具有多学科广泛交叉、实践性强、病情危重、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与难点.近年来,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如何通过结合人工智能从而提高重症医学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重症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以期为加速重症医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教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急诊患者的营养诊断

    马伟蔡斌王璐罗坤...
    473-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在急诊患者中普遍存在,可导致病死风险上升并造成疾病负担加重.但迄今为止,在急诊领域中,对营养风险的关注度明显低于其他专科.2016年多个国际性营养组织提出了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GLIM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进行营养诊断的主要方法学工具.与此同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在中国已经快速普及,并成为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在DRGs背景下,营养不良的诊断和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本文将基于GLIM标准结合DRGs的时代背景,从急诊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诊断、临床经济学效益以及急诊患者营养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以期为广大急诊医务人员更好的理解急诊患者的营养评估提供借鉴.

    急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机器学习5G技术

    基于智慧医疗打造老年慢病管理的中医模式

    梁雨晴陈金鑫伍文彬罗瑜稀...
    479-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老年群体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患病率高,且大多存在生理机能与心理调控能力下降的双重问题.目前我国慢病管理模式存在数据采集方式落后、数据管理与使用困难、诊疗过程耗费时间及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无法解决慢病患病人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完善我国的慢病管理模式,是公共卫生领域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智慧医疗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医疗模式,将其运用到传统慢病管理模式中能有效解决数据采集、管理及分析等问题.我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中医健康干预对老年人心身健康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因此,立足国情,结合智慧医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慢病管理的中医服务模式,实现慢病数据采集方式创新、数据管理平台优化、慢病诊疗过程便捷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与临床价值.

    智慧医疗老年慢病管理中医服务模式老年人心身健康

    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治策略

    谢羽婕季玉秀张驰
    483-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多见于运动活跃的青少年人群.一旦发生ACL损伤,不仅会造成膝关节短期的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还会出现长期的膝关节弹响、卡顿、关节不稳定感,甚至过早发生骨关节炎.无论是否手术治疗,人们都越来越关注ACL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临床医师在ACL损伤患者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指征、术后康复以及重返运动等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从ACL损伤诊治的争议点、诊治策略进行述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前交叉韧带重建

    疏肝利胆颗粒提取工艺优选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张玉春靳永文王利军张国强...
    48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疏肝利胆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肝保护作用进行评价,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 采取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大黄素和大黄酚的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筛选疏肝利胆颗粒最优水提工艺;同时考察不同剂量水提物对α-异硫氰酸萘酚(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明确水提物药效.结果 疏肝利胆颗粒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与模型组比较,小鼠给予水提物7d后,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炎症因子mRNA水平明显降低,水提物可明显缓解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药效学研究结果提示消炎利胆方水提物对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型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正交设计提取工艺疏肝利胆颗粒药效学

    西格列汀通过上调TTF-1/SP-B通路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小川杜发旺姚宇李丽...
    495-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状态下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 inhibitor,DPP4I)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组(DPP4I组)、内毒素组(LPS组)和LPS+DPP4I组,每组8只.采用气道内注射LPS建立小鼠ALI模型,72 h后获取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评分,采用Diff-Quik染色对肺泡灌洗液(alveolar larage fluid,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使用湿/干比(W/D)检测肺水肿程度,使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肺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B,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气道内注射LPS干预72h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肺损伤评分增加,肺水肿指标W/D显著升高,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肺组织中TTF-1和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DPP4I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与LPS组相比,LPS+DPP4I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均明显更低,肺组织TTF-1和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小鼠ALI模型中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能通过上调肺组织TTF-1促进SP-B分泌,减轻肺损伤和炎症反应水平,为DPP4I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急性肺损伤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脂多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源性外泌体的miRNA表达

    李莹邓吉鋆姜隽李涛...
    500-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血症早期血管内皮源性外泌体所携带的mi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给予细菌脂多糖诱导处理后,收集的培养基经过差速超速离心后获得外泌体.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内皮源性外泌体所携带的小RNA表达,和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结果 本研究成功分离了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直径为40 nm~100 nm的盘状囊泡.对外泌体携带的miRNA进行测序,发现在细菌脂多糖的作用下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大量差异表达的miRNA.结论 脓毒血症早期血管内皮源性外泌体携带的miRNA表达谱发生改变,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脓毒血症早期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脓毒血症内皮细胞脂多糖外泌体miRNA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503页

    积雪草苷多功能型水凝胶支架制备及对细胞黏附和三维培养的应用价值

    王田田贺钢何茹文誉龙...
    504-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积雪草苷中药单体对海藻酸钠水凝胶支架材料进行改性研究,提高其机械性能,为细胞提供更优的生存环境.方法 以甲基丙烯酸酐化海藻酸钠为支架材料、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2-pyrrolidone,NVP)和中药单体为造孔剂构建三维载细胞多孔复合水凝胶支架.通过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并从机械特性、生物相容性、细胞共培养等方面评价其应用于细胞黏附和三维培养的应用价值.结果 当甲基丙烯酸酐化海藻酸钠与NVP为最适比例,且积雪草苷浓度为6 mg/mL时,测得水凝胶成胶后性能最稳定、交联程度最高.与空白组相比,其溶胀率最高为45%,质量损失率最高达61.5%,对凝胶的降解有明显的影响.初步的细胞相容性研究发现,该复合水凝胶支架无细胞毒性,可实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黏附于表面的细胞呈取向性生长,形成单细胞层,水凝胶支架内的细胞呈三维生长.结论 本实验所获中药单体型水凝胶支架在促进细胞黏附、增长的同时还有利于细胞迁移,可为中药天然产物分子组装成绿色凝胶技术提供新思路,对加快天然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海藻酸钠积雪草苷凝胶支架三维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