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熊文华

双月刊

1671-1084

lzjb@chinajournal.net.cn

0772-3156701

545006

广西省柳州市社湾路28号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主体觉醒与社会动员

    李锟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时,基于寻求身份认同的现实困境和中华“元典精神”的启迪,实现了由“西化”到“师俄”的立场转变,作为首先被唤醒的进步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其主体力量渐趋稳定之后,先进知识分子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以批判现实和建构未来为召唤主题,进行“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话语宣讲,以情感激发和行为示范的方式对普通工农群众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承担了从自我觉醒到唤醒民众的历史重任.

    五四运动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

    论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李从照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觉醒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中孕育的五四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有着特殊的当代价值,新时代青年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化优秀历史精神为当代力量,让五四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最大精神增量.

    五四精神当代价值中国梦

    新时代水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研究——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立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备水利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依托新时代水利精神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当代水利院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以期推进新时代水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新时代水利精神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潮合流视角下互联网泛娱乐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冲击及应对

    刘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产业兴起,泛娱乐主义与消费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也悄然发生了合流,使得泛娱乐主义在互联网中也有了新的表现.互联网传播上的流量中心主义、文化民粹主义、娱乐理念上的个人主义的出现就是上述思潮与泛娱乐主义合流后的产物.互联网产业的资本化运作、反精英主义抬头、互联网用户身份的转变是上述思潮能够合流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泛娱乐主义的这些新表现对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冲击,它们破坏了精神建设的环境,阻碍个人素养提升,瓦解了精神文明建设结构,消磨了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瓦解其合流的基础是消解这些冲击的路径之一.由此,从资本规制、价值观引导、平台治理三个角度提出的措施或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尝试.

    思潮合流互联网泛娱乐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的行动逻辑研究

    苏莹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居民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自治是有效实施社区治理的基础,利用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探究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时的行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利用集体行动的逻辑归纳出我国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时具有“搭便车”行为、居民间利益相容、组织规模等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以上特点从重视发掘与充分发挥社区精英的作用、重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积极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社会资本、建立适度规模与数量的社区自治组织方面提出我国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的优化路径.

    集体行动的逻辑居民参与社区精英社区自治社区社会资本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

    何成战韦绍华
    27-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冲击企业传统的营销方式.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要求,推动企业品牌形象持续稳健发展,首先对移动互联网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阐述移动互联环境下企业品牌塑造的意义,最后针对塑造品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移动互联网品牌塑造企业发展

    企业破产清算阶段生态环境损害之债受偿顺序之辩

    李敏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污染者负担原则,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由企业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由于生态环境损害涉及众多不特定人的环境权益,有学者主张企业破产清算阶段生态环境损害之债的优先受偿以解决“企业排污,百姓遭殃,政府买单”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但该主张与别除权相冲突,未谨慎考虑到部门法之间的协调性,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并且,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巨大若使其优先受偿,对在后债权人不公平.为解决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来源,我国应建立破产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制度,替代存有争议较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之债的优先受偿,切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企业破产清算阶段生态环境损害之债优先受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研究

    何惠周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水平、繁荣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需要.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建设机制不完善、理论指导弱化等问题,广西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国际化顶层设计,丰富校园文化国际交流机制和强化理论研究和指导,推进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带一路”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

    王云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与区域产业需求不协调、与区域支柱产业的关联度低、专业覆盖面较广但重复率较高等问题.分析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及区域优势,提出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高职院校山东省专业设置供给侧改革

    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索——以烟台市莱山区为例

    陈一鑫黎英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是地方高校化解教育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平衡困境的有效策略.但在烟台市莱山区的高校当中,教育资源共享活动面临着高校意识淡薄、共享机制缺失、地理位置制约等阻碍因素.针对莱山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区内高校间开展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并从思想意识、管理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建立战略联盟四个方面,探索莱山区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资源共享高等教育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