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
美术

王仲

月刊

1003-1774

010-65003278 65068966

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文联大楼13层

美术/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美术》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术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广州美术学院新文科建设为中心

    蔡拥华
    6-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新文科的时代诉求下,如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立足自身优势为未来培养艺术与设计人才,成为今天高等美术院校共同面对的挑战.本文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对新文科视域下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考察,通过梳理历史沿革与具体举措,认为针对新局势,广州美院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与设计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广州美院的教学经验和发展规划,呈现了艺术教育在改革教学制度、结合时代与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定位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新时代探索并实践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新文科双区驱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人才培养

    新艺科背景下的美术院校实践教学新形态——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翟志强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艺科建设为美术院校实践教学新形态提供了理论引导和政策支持.后者的出现是当代社会生活变迁和艺术教育自身调适双向运动的结果,它通过社会现实艺术呈现的专题化项目教学,融理论教学、方法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调研教学和专业创作教学为一体,具备一次活动多重教育实效的特征和优势,契合新艺科的建设目标和育人理念.美术院校实践教学新形态须切实从强化思想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建设、设定合理教学目标以及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共同发力、协同推进,以期真正实现新艺科建设的追求目标,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更新的力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新文科新艺科中国美术学院实践教学教学新形态

    实践、城乡、数智:四川美术学院新文科建设的几个关键词

    尹丹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代表了一种面向社会、突破学科壁垒的价值理念,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以来有着强调实践、拒绝封闭、注重跨界的教学倾向与艺术取向,与当代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理念相契合.本文从实践、城乡、数智几个视角对四川美术学院的新文科建设进行梳理,涉及实践教学、乡村振兴、文旅建设、城市美育、参与式艺术、产教融合、艺科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等内容."新文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正在涌现之中,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将在实践中得以充实.就高校教育现状来看,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和表格主义的桎梏,仍是相当棘手的难题.

    新文科四川美术学院数智化美育乡村振兴

    新文科视域下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

    苟爱萍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创新与建设一流学科成为艺术院校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通过阐述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发展问题及其功能意义,结合西安美术学院本科艺术学理论学科创新建设的三个维度,指出建设一流艺术学理论学科不仅要细作精耕,还须创新专业内容,吸收相关学科优势成分,顺应时代发展,从三个层面建构高等美术院校艺术学理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学科文化内涵、先进的学科制度和精专的学科团队,体现地缘特色,在跨界、开放、融合中有序推进美术院校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培养优秀文艺理论人才.

    新文科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西安美术学院

    从"风自海上"到"无问西东"——"新海派"与未来美术教育

    马琳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自海上"和"无问西东"是上海美术学院近两年来着力打造的展览学术品牌,意在通过展览呈现从"海派"到"新海派"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探讨"新海派"的特征与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展览策展理念与展览内容的阐释,探讨"新海派"的特征,分析"新海派"美术教育理念的建构和对未来美术教育的思考.

    风自海上无问西东新海派美术教育

    陇上风雅——评第九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

    闫莉
    41-42页

    独走天涯:何香凝的职业转型与身份认同

    房桦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政治经历的独特性,何香凝一生多重身份互为交叠,革命家的印记较艺术家更为深刻.1960年何香凝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艺术成就在历史上得到确认.但学界甚少从何香凝艺术实践中探究其职业转型问题.何香凝民国前期的"独走天涯"诗画创作,以自我生命历程为依据的女性书写,揭示何香凝在职业危机中的个人选择与转向,以出走和择业摆脱传统角色,践行自立求存的女性思想.从"夫人"到"画家",何香凝的个案不仅体现她在革命事业与个人职业之间的发展策略,也反映了近代都市女性就业拓展、女性社交、女性赞助、女性艺术运动、女性角色的社会化讲程.

    何香凝独走天涯女性意识社会身份

    流动的迹象——我的石版画创作历程

    陶加祥
    58-61页

    想象让感知得以流动——关于绘画的四个话题

    刘海辰
    62-65页

    从写生开始——我的雕塑实践之路

    胡庆雁
    66-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