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
美术

王仲

月刊

1003-1774

010-65003278 65068966

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文联大楼13层

美术/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美术》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女性画家水墨人物作品中的表现主义元素

    苗菁菁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在受到表现主义影响后生发出了新的绘画语言,其中不同年代的女性画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表现性风格,她们的艺术风格转变包含了对时代面貌的认识和笔墨建构,体现出她们的独立人格与文化品格,在中国现代艺术浪潮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梳理了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间多位女性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在作品的阐释分析中寻找可借鉴的表现元素和规律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看清新的创作技法和材料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笔墨语言的新时代表达提供参考.

    女性画家水墨人物画表现主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家在法国的基础训练

    王涵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世纪留法艺术先驱们基础学习过程的研究,可促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们艺术创新上的可贵,并在强调观念创作的今天,重燃我们对夯实基础的热情与信心.本文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档案、研习宫和小奥古斯丹堂照片以及留法艺术家素描写生作品、文章为基础,解析20世纪留法艺术家如何进入美院学习,他们的艺术基本功训练内容是什么,进而探讨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将西方古典艺术中的精髓与中国传统艺术文脉结合,并阐述其中从吸收到融汇直至创新的过程.

    留法艺术家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林风眠吴作人徐悲鸿

    近代中国中等师范美术课程目标演变研究

    张为民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真正成系统的中等师范教育发轫于近代,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要目标.本文以近代中国中等师范美术课程相关史料作为研究基础,以美术课程目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的演变脉络梳理和横向的时代背景分析,总结近代中国中等师范美术课程目标演变的历史经验,为当前师范院校一流美术课程的建设提供启示.

    近代中国中等师范教育美术课程课程目标

    从图画手工到学院美术——清末民初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转型研究

    崔晓蕾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清末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想的直接产物,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在清末最早开设了图画手工科,成为了清末以培养实业人才和实用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学校.同时,随着清末向民初的历史转变,图画手工科的课程内容、学制构成、教育理念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作为实利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构成到作为审美教育的独立学科体系,从工艺专修科到综合院校教育体系下的艺术专修科,这一发展脉络既体现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早期的存在状态,也呈现出了图画手工科向艺术专修科的转型路径.

    图画手工学院美术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国立中央大学

    李嵩《西湖图》卷考辨

    陈晓雯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博物馆藏《西湖图》卷是传为南宋李嵩创作的实景山水画作.本文针对画作反映的风格特征及画面内容,对其作者归属和时代归属提出质疑.本文从三方面对画作进行考察:一是将画卷与学界认可的李嵩作品比对,进行笔墨风格分析;二是与时代归属较为可靠的画作比较,通过山水结构、笔墨细节、"实景人画"观念、纸张情况等方面分析;三是通过西湖景物历史沿革考证,画面中湖中三塔的缺失和西内湖被开发为水田,与相应的历史事件相关.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画卷并非宋代绘画,而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兴起后的产物.这一个案研究反映了明代中期书画收藏相关认识及作伪风气.

    李嵩西湖图书画鉴定风格分析

    "妇人乳婴"形象身份考——以南宋李嵩画作为例

    张廷波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画家李嵩多幅作品中出现的"妇人乳婴"形象,一直被研究者认为是宋代妇女在乳哺自己的儿女,并有不少学者依据该形象推演有关宋代女性社会地位、两性关系等社会学层面问题.甚至据此认为宋代社会高度开放,女性地位已获得显著提升.鉴于上述研究状态,笔者梳理了相关文献,立足两宋社会及历史背景,对宋代妇女身份及行为规范进行了系统考察,认为宋代妇女并无在面对远道而来的货郎与悬丝傀儡艺人时大方袒乳育婴之可能.结合宋代社会历史背景考察图像形态及情境寓意,学界对李嵩笔下"妇人"很可能已形成误读,其真实身份应为宋代高度职业化的乳母.

    李嵩妇人乳婴乳母礼教女性地位

    变体画视角下的李嵩《货郎图》研究

    蔡栋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宋代画家李嵩所创作《货郎图》系列作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其画面内容及创作意图的讨论日渐深人.本文以变体画创作的视角,对归人李嵩名下的4幅《货郎图》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场景、人物身份以及创作意图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解读 希望对研究李嵩艺术成就、宋代风俗画特点以及南宋民间生活习俗考察有所助益.

    宋画李嵩货郎图变体画

    16世纪英国的时间观念及其在荷尔拜因肖像画中的体现

    李会芳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世纪后期的瘟疫、海外贸易、文艺复兴以及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等诸多元素重塑了英国人的时间观念.与中世纪长期流行的神圣时间崇拜相比,16世纪的英国人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现代时间观念.作为英国权贵阶层的御用肖像画大师,荷尔拜因的肖像画充分表达出这种时间观念的世俗化、物质化、理性化特征,集中体现了这个时期英国人对信仰、财富以及生死问题的态度.

    时间观念荷尔拜因肖像画北方文艺复兴资本主义

    法国印象派对英国艺术及艺术批评的影响

    马晔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印象派的绘画理念与表现技法跟随前往英国避难的画家一起传播到了不列颠.这种前卫且新颖的艺术风格不仅对英国的本土艺术产生了强烈冲击,而且引发了"非利士"批评家与"新批评家"之间关于审美标准问题的争论.本文以19世纪英国艺术批评文本为基础,通过梳理印象派在英国经历的曲折复杂的传播过程,探讨英国艺术批评范式如何从对道德准则的侧重走向形式主义分析.

    英国艺术法国印象派形式主义艺术批评

    从克孜尔壁画看"曹衣出水"佛画风格与源流

    雷启兴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衣出水"是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佛画样式,遗憾的是后世并未遗存此类画像.故常以遗存的佛造像来解释"曹衣出水"风格,而画史记载的"曹衣出水"是佛像画,二者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梳理了相关的佛像和壁画,提出"曹衣出水"的粉本可能是在古代龟兹地区,并通过交流传到北朝,在公元555年至577年由曹仲达以龟兹画法为基础,吸收南朝绘画传统,创立了"曹衣出水"佛画.

    曹仲达曹衣出水克孜尔壁画佛画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