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
美术

王仲

月刊

1003-1774

010-65003278 65068966

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文联大楼13层

美术/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美术》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6-9页

    以精品力作书写时代华章

    9-10页

    中国画的水墨破界及问题

    魏祥奇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现代美术思潮激发下的"现代水墨"、 "抽象水墨"运动,到90年代的"实验水墨"运动,再到2000年以来的"新工笔"、"新水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在近40年时间里始终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自觉、自洽的问题,面临着积极融人全球化的问题.今天,延续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创作者,往往是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思想状态,且欠缺探索精神,很容易坠入固有的视觉和语言形式的陷阱;经历过"现代水墨"、"实验水墨"概念洗礼的艺术家,以水墨为名,意在推出将中国画学精神与西方当代艺术观念融合、并置的"当代水墨",其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更为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在"新工笔"、 "新水墨"的概念下另辟蹊径,不再过于纠结水墨语言的文化身份属性问题,而是专注于描绘和表现画面的图像性和观念意识,尽管他们已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后来者也很容易在不觉间陷入这些新的视觉形式的困境.

    中国画水墨全球化文化身份

    入场与在场——展览机制动因下的青年水墨创作

    夏梓
    16-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展览是梳理与研究中国画发展及其变革之路的重要途径,展览也是发表与展示青年水墨创作的重要平台.本文根据当下不同的展览形态及方式,对青年艺术家的"入场与在场"进行具象观察与分析,针对现有展览机制下青年水墨创作所呈现出的现象与问题展开讨论.展览对青年水墨创作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青年艺术家唯有入场才能进入一个观看与被观看的开放式空间,并由此获得调适与校准的机会,这也是其在未来能持续在场的重要前提.

    展览机制青年水墨创作调适与校准

    两种思维主导的当代艺术

    李佳睿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的概念在当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观众往往带着一种从传统艺术中延续下来的对审美的期待走进当代艺术,不免觉得不知所云.当代艺术的混沌也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困难,而这种混沌根本上是图像思维和语言思维的博弈.将两种不同思维主导艺术活动置于同一个方法论之下,会给艺术解读和创作带来很多困扰.本文通过对主导当代艺术的两种思维进行解析,探讨审美、技术这些艺术关键元素的意义,意在鼓励艺术实践者在两种思维中进行清晰地取舍,了解自己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位置,从而建立自己的艺术实践方法论.

    语言思维图像思维观念艺术写实审美

    东方色彩的多维景观

    牛克诚
    26-27页

    仰止太行薪火相传——"太行丰碑"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的学术课题

    彭利铭
    28-36页

    大路画展在美术史中构建的铁路新貌

    李丽仪
    37-41页

    白石故里山花开——湘潭画家群体的艺术现象

    王志坚王墨
    42-47页

    论人民艺术家刘文西

    朱尽晖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文西先生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老院长,是丰碑、是旗帜.他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是诉说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一面旗帜;是展现领袖伟人与人民鱼水相融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视觉表达的一面旗帜.刘文西先生"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已成为西安美术学院传承弘扬之根本.

    刘文西西安美术学院文艺方针艺术为人民文化强国中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