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
美术

王仲

月刊

1003-1774

010-65003278 65068966

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文联大楼13层

美术/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美术》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为大写漫画而为——郑辛遥漫画艺术新论

    李超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辛遥通过40多年潜心艺术求索,以《智慧快餐》《漫条思理》等系列创作实践为代表,感悟到漫1艺术"当随时代"的门道所在.在幽默与智慧之间,不断修炼自身.在一方纸本上,构筑漫画艺术中"大美之艺"的一片天地造化.在漫画艺术实逐渐融入公共服务体系的今天,如何提升美术创作对于社会美育的整体影响力?这是郑辛遥身兼艺术家和艺术管理者所担当的使命.作为新时代海派智慧的象征,郑辛遥秉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将漫画艺术与新时代相连:幽默——让你做个快乐人;智慧——助你做个明白人.郑辛遥努力思考漫画艺术与社会美育相结合,为繁荣当代公共文化艺术,构建都市文化生态而积极探索.

    郑辛遥漫画艺术海派智慧社会美育

    山水意境:材料的边界与时间的轮廓——读杨冬白作品

    孙鹏范希嘉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冬白近期的山水雕塑系列已渐成体系,文章挖掘了这一体系的由来和历史脉络.着色体系是与他的家学与早期教育相关的;艺术形式的变革是随着自身经历的社会变迁发展的;对材料的兴趣和处理方式是与日本的求学经历相关的;山水寄情的方式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追求.这些梳理可以让观者看到杨冬白的山水作品里凝结的从1980年代获得全国美展至今至今的步履和积累;看到他对自身创作边界和雕塑边界试图不断打破并建构的努力;也可以看到作品中和作品之间绵密的逻辑和言之有物的态度.

    杨冬白山水雕塑材料边界文化自觉历史轮廓

    永恒的凝视——一个人的美术简史

    巴荒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荒50年的艺术道路中,画法和风格随其精神求索几经变化.从70年代的自画像到现在,经历了生命追问和启蒙时期的"梦境"、"'85新潮·进藏"、"超现实的象征与表现"、"从荒诞走向庄严与崇高"、"人文精神与古典情怀"、"英雄与田园·神性与诗性"和"回归·致敬经典"几个时期,最后选择回归古典的理性精神,但贯穿始终的是她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支撑她走过艺术与人生的是对英雄主义的追求和保持独立与自由精神的人文理想.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是她对不同时代社会的独立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样貌,并不失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凝结了她不凡的人生经历和极致的个人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独特的个人美术简史.

    生命追问崇高与永恒神性与诗性一个人的美术简史

    试以金石粗笔写山水——吴昌硕山水画研究

    屈慧珊
    86-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史上,吴昌硕的名字几乎一笔带过,绘画成就也多归因于其花鸟画.本文循其画迹之变,从吴昌硕山水画初承"四王"余绪摹古仿古入手,论及其师承与交游,尝试探索吴昌硕将金石笔法从花鸟画移植到山水画创作的路径,从而分析吴昌硕山水画风对民国画坛的影响,这对我们探讨20世纪海上画派前期山水画风格有着重要作用.

    吴昌硕山水画金石入画松石

    王雪涛北平艺事考(1922-1949)

    吴爽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雪涛在北京画坛的艺事始于1922年5月考入北平艺专,王梦白与齐白石是他求学期间最重要的两位师者.1926年他从北平艺专毕业,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供职于多所公私立美术院校和中学,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参与北京画坛精英圈的雅集展事,由此形成的人际网与朋友圈支持着他的职业化道路,但其间存在许多历史细节的不确定与错位.本文从北平求艺、北平入职与画坛立足三个角度,理析王雪涛民国时期艺术活动的具体史实,勾勒他在绘画本体探索之外的活动轨迹,还原一位职业画家建构职业身份的多元模式.

    王雪涛北平艺专中国画学研究会职业身份

    从传入到延发——抗战时期高剑父澳门艺术活动研究

    杜沁芬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剑父及岭南画派传入澳门以前,澳门中国画坛实质上并未形成具有明确风格特色与理念追求的绘画流派,画家也较为散落.从1903年至1951年之间的4次客寓澳门,高剑父为澳门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本文重点考察抗战时期的高剑父在澳门的一系列艺术活动,包括他在澳门的绘画教学、师徒传承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察,探讨抗战时期高剑父寓居澳门对当地中国画坛的深刻影响及所作的历史贡献.

    高剑父澳门中国画澳门美术

    时代记忆——1949年以来的江西年画创作

    苏敉李文昌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画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宣传形式之一,曾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思想建设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1949年"新年画运动"发起后,江西大批优秀艺术家积极响应党的文艺方针,加入党政宣传队伍,满怀热情地投入年画创作.江西文宣部门也高度重视年画创作,并且坚持组织年画学习创作活动.江西年画从早期缺乏经验与专门作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年画创作队伍,并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上屡获佳绩.其中,江西年画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红色革命传统与地域文化优势,在主题选择与题材扩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于表现技法上也有重要突破,为中国新年画艺术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西年画创作宣传

    翻开中国抗战美术研究的新篇章

    林木
    114-116页

    为学不作媚时语——周积寅《中国画派论》掠美

    王宗英
    117-119,116页

    18世纪至19世纪美国绘画作品中印第安人形象建构

    王洪斌
    120-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18世纪至19世纪美国绘画作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印第安人形象,本文从跨文化交往中的"怪异"形象、博弈论视野下的"盟友"形象、国家治理体系中凶残野蛮的"敌人"形象、浪漫主义想象中的"原始文明"形象四个方面剖析了美国绘画作品对印第安人形象的建构.文章认为该时期美国绘画作品中印第安人的多元形象既是北美文明发展中印第安人命运嬗变的印证,又是美术家内心独特感受的视觉化呈现.

    美国绘画作品印第安人形象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