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

韦尔申

双月刊

2096-076X

024-23930125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艺术工作/Journal Centre of Art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延安鲁艺传统,振兴我国美术事业,促进高等美术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京都艺博会看舶来概念"艺术博览会"在东亚的生命力

    沈逸人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博览会在过去的近六十年间逐渐发展成艺术市场的基础建设.然而,以西方为主导的艺术范式未必适用于全球生态.在逆全球化的后疫情时代,人们愈发关注在地文化、舒适的尺度和实际的情感连接.本文聚焦创立于2021年的京都艺术博览会,通过与项目总监山下有佳子[Yukako Yamashita]的采访、对公共项目"失灵之外"的解析,以及参展商和卫星展览的具体案例,探索在效率为先、千篇一律的交易模式之外,它如何以"合作"之名嫁接古与今、本土和世界,并以挖掘文化内核为消化"艺术博览会"这一舶来概念的途径,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为艺博会的未来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艺术市场艺术博览会后疫情时代地方文脉京都

    《交通工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录与反思

    丁剑王洁琼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工具设计》课程是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主要课程和实验课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老一辈教师就展开了对此课程设置的研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交通机具设计》课程在2010年获批辽宁省本科精品课程.随后为适应行业发展,2017年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教学改革,并更名为《交通工具设计》.2020年,《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目前,此课程体系发展已趋于完善,已为国内外相关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设计人才.本文主要记录了该课程自2017年教改后所获得的教学及教研成果,详细论述了在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遇到的困难以及经验心得等,主要通过对带领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等活动的记录去讲述和反思这一教学改革过程,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交通工具设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艺术写生基地的标准化建设策略研究

    魏殿林卢若楷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艺术教育与创作的重要平台,写生基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于拉动地方产业投资、促进艺术乡建与教育事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全国各地写生基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投资与建设大大加速了艺术产业的发展乃至艺术文化型乡村实施振兴战略的成效.但目前该领域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缺少规范有序的建设与管理指导,导致软硬件投入偏差、管理不善、投资低效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写生基地的发展现状调研,结合国内艺术写生教学、研究与创作需求,系统梳理了艺术写生基地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模型,提出了面向高校为主的艺术写生活动规划、基地运营与服务保障等标准化的建设与发展对策,以期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速推动以艺术教育与创作服务为内容的文旅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艺术写生基地标准化策略研究

    他们的艺术

    艾米莉·沃特灵顿安德鲁·莱兰德李玉华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包含的两篇小文着重论述了与残疾和残疾人艺术家相关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与残疾相关的问题都过于小众,影响的人群太少,不值得关注.但通过跨残疾联盟,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们组成了无数的联盟.以艺术为主要武器,他们要求自己的故事和视角渗透并改变那种充斥着残疾歧视的文化.第二篇小文还与几位盲人和弱视艺术家讨论了他们视觉之外的艺术.

    残疾残疾歧视残疾人艺术家音频描述

    偶像艺术家

    萨拉·道格拉斯陶西夫·诺尔李卓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由二篇小文组成,分别介绍了在视觉文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两位女性艺术家——苏珊娜·杰克逊[Suzanne Jackson]和郑明河[Trinh T.Minh-ha],她们的影响力不仅波及西方艺术史,还影响了社会文化,是现今艺术界当之无愧的偶像艺术家.

    突破绘画极限纽约32号画廊创造力电影制作人作曲家女性主义学者和文学理论家

    作品选

    封2页

    贺天健《剑门秋寻》

    庄革发陈雪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