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

韦尔申

双月刊

2096-076X

024-23930125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艺术工作/Journal Centre of Art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延安鲁艺传统,振兴我国美术事业,促进高等美术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克时艰以艺抗疫

    席田鹿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美术学院师生作为传承鲁艺红色基因的艺术工作者,不辱时代使命,纷纷以大美之艺表达对抗疫英雄人物和事迹的讴歌与赞美,并创作出反映民族精神与人民力量的传世之作.以激励着人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提供精神动力.

    疫情防控艺术创作以艺抗疫

    当代宣传画的民族化探析——以疫情期宣传画作品为中心

    苏欢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艺术民族化的讨论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并得到了文艺界的持续关注,其中宣传画作品是艺术民族化的代表.近几年宣传画作品中呈现出的民族化倾向,可视为美术民族化的第四次高峰.对于新时代民族化作品的特征把握和解读,将有助于推动艺术创作中民族精神的提升.

    艺术民族化宣传画民间美术

    “六法”断句再议(上)

    邵宏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赫《古画品录》中所提出的“六法”论,但其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明确,由此可证明彼时批评标准与技术标准并未分别确立.而就“六法”的断句而言,相对于传统主流的“一、气韵生动是也”(余下同)的“四字句”断,美国汉学家William Acker1954年提出“一、气韵,生动是也”(余下同)的“二、二字句”断;由此引起了相关的讨论.1979年中国学者钱锺书据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的断句也提出“二、二字句”断,由此在中国也引起相关的讨论;而刘纲纪则是坚持“四字句”断的主要学者.

    谢赫《古画品录》六法断句

    苏轼《春中帖》年代及受书人考释

    陈锴生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中帖》为苏轼传世墨迹,历代文献多有著录,当前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曾被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刘正成先生《中国书法全集》、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等收录和考证,然三家在该帖书写年代及受书人等方面,所持结论差异甚大,诸多见解相互碰撞,显得扑朔迷离.本文据上成说进行论考,提出许多不同观点,并引用大量文献作为佐证;尤其是受书人“德孺运使金部老弟”以及书写时间的考释,对该帖目前研究有积极意义.

    苏轼春中帖书写年代受书人德孺运使

    石涛“一画法”核心思想研究的传统哲学视角

    邹畅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涛从“辟混沌”的哲学高度提出绘事如同“鸿蒙初开”,艺术家的“真性”是“一”,由这个“一”流转出丘壑无尽、幻化无穷,此说根植于禅宗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他的“一画法”就是始终关照艺术家“真性”这个“一”.石涛从“一画法”出发,提出“我自用我法”及“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见解,从禅家角度阐释了师古与创新的关系,被其友陶蔚评价为“以法法无法,以无法法法”.石涛以他“躁硬”的“恶墨万点”的笔法、“浓涂大抹”的设色风格、“审丑”的艺术形式构建了他的“一画法”艺术范畴.

    辟混沌“一画法”禅宗思想“躁”“丑”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考古阐释——《中国墓室壁画史论》的宗教与艺术理论建构

    王诗晓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文化发展史中,中国墓室壁画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遗存体量最大,形式多样,而且沿革两千多年没有中断,完整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墓葬活动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墓室壁画研究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但在汗牛充栋的成果中,个案与断代史研究居多,通史性成果很少.《中国墓室壁画史论》的出版填补了这一学科领域的空白,该书以通史体例梳理汉代至清代的所有墓室壁画考古成果,并在宗教与艺术层面提出“重生信仰”与“二次审美”等理论,编撰了目前最完整的墓室壁画年表,这对于建构墓室壁画理论体系,理清墓室壁画发展史,论证中国墓室壁画对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特殊贡献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墓室壁画史论》宗教艺术美术考古重生信仰二重审美

    策展在中国

    杨卫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策展人最早是由美术理论家衍生而来,而美术理论家作为一种文化职业,则是伴随着20世纪“美术革命”应运而生的.本文追溯了从美术理论家到策展人的发展历史,并对一些关键的转折点进行了学术梳理.

    美术革命美术理论家策展人

    综述与观察:2019年度外文媒体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与接受

    杨之彦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外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语境,因此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关注的重要信息.本文在2019年英文报道的基础上,对于长期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媒体文献进行梳理.通过考察本年度外文媒体的关注点,本文希望进一步思考海外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叙事趋势的形成过程,并从中寻找通过阅读外媒对于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以及未来的文献整理工作可以改进的方向.

    媒体艺术评论历史叙事艺术市场知识生产身份政治

    2019年中国“艺术博览会”综述

    李文敬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近年的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集中分析了2019年的相关艺博会数据和相关文献,尝试揭示国内艺博会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关注了三个大的问题:第一,分层次概括了国内艺博会的发展概况,简述其对艺术生态的影响;第二,分析了国内艺博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三,梳理了近年来,包括策展性、线上展览、公共性等国内艺博会行业的新议题与新趋势.

    艺博会策展市场

    东方如在——东方来信Inter-Youth国际青年艺术家手稿展侧记

    本泽康文陈焰
    4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