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

韦尔申

双月刊

2096-076X

024-23930125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艺术工作/Journal Centre of Art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延安鲁艺传统,振兴我国美术事业,促进高等美术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获奖作品创作三人谈

    刘政沈璐李非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包含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者刘政、沈璐、李非三人的创作思想,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创作形式、创作思路等进行了阐述与总结.刘政主要探讨了雕塑的材料与色彩,在其作品《仲夏夜之梦》中以综合材料为主体,通过表面色彩的处理来表达个人内心独白,从而一步步提出在创作中应尝试突破各艺术门类的界限这一观点.沈璐所创作的连环画《马克思》,诠释了连环画这一传统绘画形式独有的特征,即故事性、连续性以及完整性,她用自己的形式语言理解并表现了马克思伟大的人物形象,生动且完整.最后,李非对自己的架上连环画作品《我的姐姐》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架上连环画的表现手法、构图方式等,表达了对架上连环画未来蓬勃发展的期许.

    雕塑材料雕塑色彩连环画创作架上连环画

    “六法”断句再议(下)

    邵宏
    11-13页

    全显光工作室素描训练法记略

    王洪义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于1980年的全显光工作室是鲁迅美术学院最早成立的工作室.该工作室开展德式美术基础教学,通过直接写生、间接写生和想象画的三段式教学,采用强调结构、短期作业、单因素解决等教学策略,有效去除中国美术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忽视结构、长期作业、全面因素等弊端.该工作室历时很短,培养学生数量有限,但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和全新教学方法,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史增添了独立篇章.

    全显光工作室素描教学

    执着于自然主义绘画与学院教育的李瑞年

    黄靖涵
    19-21页

    迷失的现代艺术——浅析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的影响

    金东阳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派艺术在一味的反传统中过度强调自我与颠覆,无理性的发展,虽然9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在西方逐步走下历史舞台,但是在中国,现代艺术似乎一直存在影响.从文化多元化角度而言,有其积极一面,但总体上也有消极一面.

    现代艺术艺术价值艺术影响

    等待奇点:2019中国艺术与科技专题综述

    徐志君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19年全年的展览中,科技继续热门.科学技术对艺术家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创作层面的,也波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数字革命以来的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陆续被纳入“艺术与科技”的工作范畴.本文根据时下发展的火热程度着重介绍了从AI到5G再到生物科学等领域在艺术中的应用,以此探讨后人类时代、数字身份、数字人文等议题,同时对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辨析.

    艺术与科技人工智能数字身份新美学

    现象与问题:2019年中国“网红展”综述

    王婧思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对于2019年“网红展”的调查和统计,以相关文献和艺术活动为基础,对近年来的网红展现象进行概括和梳理,集中关注近年来的新现象和新特征为主.文章首先对“网红展”的概念进行了厘清: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当代艺术领域和语境下的“网红展”,即展览主题、参展艺术家或展出作品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当代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其成因、现状、影响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网红展媒介沉浸式展览

    “雕塑热”与“库班”的开设

    姚相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雕塑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在1982年中国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并且在1983年,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委托城市规划组的雕塑家对市长进行培训,一时间,“雕塑热”席卷全国.然而, “雕塑热”背后却是利益的驱使.为纯化城市雕塑语言,1994年曹春生等人发起请来俄罗斯雕塑家库巴索夫来中央美术学院开展全国城市雕塑高级研修班,但是其课程设置却是训练造型能力,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库班”的开办与价值.

    “雕塑热”库巴索夫城市雕塑现实主义

    综合材料绘画实践方法论研究

    王树琴梁传智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绘画技法课程,其关键内容在于强化材料语言在绘画表现语言中的独立地位的认知.坚持材料语言的艺术哲学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是科学的,也是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所应有的核心价值理念.

    媒介独立语言综合材料拓展

    “景观剧场”与“事件状态”——绘画中空间结构的转换

    刘兴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家杨方伟的作品图像分析,阐释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网络新时代下,80后艺术家的图像叙事和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化和商品社会的现代速度感和事物间日益的不稳定状态,造成了个体经验与现实表象的错位和断裂,通过对画面图像稳定秩序的解构和视觉符号的重组,营造图像的景观剧场,通过对叙事结构中线性时间与物理空间的随意调用与拼接,表达现代人日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荒诞感.艺术家在其创造的具有剧场感和事件性的图像编码中,深刻的表达了对隐藏在景观世界里的微观权力和视觉规训的质疑和批判.

    图像非线性权力剧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