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加亚甲蓝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于明涛韩冬王旗吴华...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加亚甲蓝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3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n=190)与参照组(n=190).前者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及亚甲蓝,后者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带定位导丝针(Hook-wire)定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定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探查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气胸、刺激性咳嗽、疼痛、肺出血)、中转开胸率、定位成功率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从临床相关指标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短(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胸率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定位成功率,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加亚甲蓝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术中定位准确率,降低术中转开胸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CT引导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医用胶亚甲蓝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

    张丽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其与患者焦虑情况、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接受血液透析患者,调查患者年龄、原发病、活动能力、焦虑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活动能力和焦虑情况、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焦虑情况、睡眠质量显著相关.结论:在新入血液透析人群中,年龄越大、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对活动能力有着消极影响,同时,活动能力越低的患者,其焦虑情绪越明显,睡眠质量越差.

    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焦虑睡眠质量

    无肝素技术在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赵春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无肝素技术在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与观察组(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透析次数、存活率、肾功能恢复率、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95.35%、肾功能恢复率20.93%,均高于对照组的81.40%、4.65%(P<0.05).治疗前后,两组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IS、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肝素技术在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效果显著.

    无肝素技术肾功能衰竭高危出血血液透析存活率炎症因子透析次数

    某院2020-202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赵丽君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南京市江宁医院2020-202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抽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门诊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患者资料信息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记录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类型、名称、构成比、销售金额、用量等,同时探讨口服降糖药物联用情况.结果:男性患者占比略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50岁以上患者占比较高.临床较为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双胍类、磺酰脲类,常用降糖药物名称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其中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药物构成比最高.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单药或二联,三联或四联用药较少出现.结论:我院2020-202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常用给药方式为单药或二联,常用降糖药物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

    门诊口服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二甲双胍磺酰脲

    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朱瑞宗申小云师苹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过程中采用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诊治的8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其中采用生化检验的40例,采用常规检验的40例,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检验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过程中采用生化检验,有较高的价值.

    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生化检验价值

    循证支持下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陈耿耿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支持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循证支持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体重、运动发展指数(PDI)、智力发展指数(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重、PDI与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支持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可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循证支持家属护理满意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

    陈如琪章亭雅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老年慢性病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和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血压水平恢复正常和住院总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正常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路径并发症满意度

    分析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冯萱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应用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以及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心电图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报告时间、入院至静脉采血时间、入院至签署同意书时间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的时间均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10 min内心电图率和30 min内静脉溶栓率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满足需求及时性、业务水平评分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临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

    韩艳梅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对肺结核病患者施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58例肺结核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予以分组,施以护理干预的29例患者分入研究组,施以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研究组更佳(P<0.05);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依从性明显较好(P<0.05);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更佳(P<0.05).结论:对肺结核病患者施以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在心理状态、护患关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改善作用,建议推广.

    肺结核病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护患关系依从性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瑛瑛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在慢性胃溃疡疾病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可促使慢性胃溃疡疾病者治疗后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改善个人睡眠质量,确保患者在整个护理期间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提高整体临床护理效果.

    慢性胃溃疡针对性护理睡眠质量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