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联合髂总动脉切除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栾非凡王景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综合了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患者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联合髂总动脉切除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内容.麻醉手术中心护士通过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间环境准备、特殊体位变换等护理操作及器械护士术中的精细配合,可辅助手术顺利开展,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

    乙状结肠恶性肿瘤髂总动脉手术配合

    辅助生殖技术对妊娠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邱雨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妊娠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组和自然妊娠组,各10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ART组中分娩年龄≥35岁比例、剖宫产分娩比例、初产者比例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胎盘相关并发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女性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妊娠受孕女性,必须保证ART受孕技术的合理使用并强化对ART妊娠女性的长期监测,以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风险,避免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辅助生殖技术自然妊娠并发症分娩结局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唐雪冰岑朝禤中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力求根据所获结论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超长住院患者521例,对患者病案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患者住院时间、年龄、性别、科室、疾病、费用等指标分析总结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该三甲医院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521例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住院时间在31~40天的居多(57%),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居多(57.2%);出院科室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肿瘤科(27.6%)、骨科(16.7%)与普外科(15.5%);疾病诊断中恶性肿瘤最多,占比为27.6%.与住院患者平均费用相比,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更高,以医嘱离院(92.9%)与好转(67.2%)的结果为主.结论:对于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需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结合这类患者的病种、科室等情况加强监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运营质量与效率.

    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UBE与单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王元龙吕金柱朱求亮娄云龙...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和单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接收的6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电脑盲选方式,分为两个小组.30例研究对象实施UBE治疗,设定为观察组,30例实施单孔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术后硬膜囊横截面扩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总长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背部、下肢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Nab疗效评级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没有复发病例.两组术中均发现1例硬膜囊与黄韧带产生粘连,治疗后均恢复.结论:腰椎管狭窄实施UBE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积极采纳应用.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单孔镜椎板间入路腰椎管狭窄

    MRI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

    阴彦林杨新明田野张瑛...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与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脊柱炎患者103例,其中BS患者50例,脊柱结核患者53例,均采用MRI检查方式,比较两组MRI征象.结果:BS组累及部位以腰椎为主,脊柱结核组以胸腰椎为主;累及椎体数量方面脊柱结核组比BS组更多,脊柱结核组椎体破坏>1/3椎体、椎体楔变>1/2椎体、椎旁脓肿、脓肿超出病变椎体、有死骨、侵犯椎体附件和肌肉、后凸畸形、椎间隙骨质增生等占比均明显高于BS组(P<0.05);而在椎体破坏≤1/3椎体、硬膜外脓肿及椎旁脓肿占比方面,TS组均低于BS组(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BS与脊柱结核时,使用MRI的临床价值较高,脊柱结核更易出现侵犯椎体附件、肌肉、有死骨、后凸畸形、椎旁脓肿且超出病变椎体等征象.

    磁共振成像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CT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多中心对比

    张蕃秀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影像学诊断,重点分析CT与MRI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两种诊断方式,对照组为CT诊断,观察组为MRI诊断,对比影像学检查成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为股骨头坏死(ANFH)的有102髋,在1~4期上特异性较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有重要价值,且具有高敏感性、准确性,值得推广.

    CT诊断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多中心

    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蒋华蕾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录的9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联用组47例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肝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联用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数据均低于单一组(P<0.05);联用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用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基础上进行调强放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恢复患者肝脏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风险,建议在实际治疗中借鉴.

    调强放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肝功能T淋巴细胞

    氨溴索联合肺部激光治疗在儿童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郑晓华欧绍莲朱归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肺部激光治疗在儿童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纳入的86例儿童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氨溴索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氨溴索联合肺部激光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发热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WB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9%,与对照组的11.63%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肺部激光治疗儿童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患儿发热消退、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降低WBC及hs-CRP水平,安全性相对较高,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氨溴索肺部激光治疗儿童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炎症因子

    Orem支持-教育系统结合营养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陈文娟朱云郑玉婷董梁...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Orem支持-教育系统结合营养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营养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方案采用Orem支持-教育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支持-教育系统结合营养护理可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减轻焦虑、抑郁状态,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具有提高作用.

    Orem支持-教育系统营养护理维持性血透慢性肾功能衰竭

    针对性急救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症状停止时间、退热时间的作用

    褚蓓蕾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性急救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FC)症状停止时间、退热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FC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急救护理可缩短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症状停止时间及退热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并发症症状,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针对性急救护理小儿高热惊厥症状停止时间退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