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孙文军:不为明医,即为屠夫;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郑苗苗谢蓓蓓刘育函
    1-3页

    李振全:修德修心再修术 做人行医再传承

    张瑞杰谢蓓蓓
    4-5,封4页

    基于临床路径应用镇痛药物治疗于骨科的探索

    陈兴超邹永刚高振华赵旭...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基于临床路径使用镇痛药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药物治疗;选择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基于临床路径给予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出现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短,镇痛药物费用较低(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2.50%相比更低(P<0.05).结论:基于临床路径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康复,同时减少医疗费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镇痛药物临床路径骨科疼痛程度

    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血尿酸联合检测在老年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龚晓燕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脂肪肝诊断中采用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血尿酸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30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前来体检的3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及血尿酸指标检测,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检测完成后,观察组肝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一指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老年脂肪肝患者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血尿酸指标,可以综合分析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干预方案.

    血脂血糖肝功能血尿酸联合检测老年脂肪肝

    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对STEMI患者诊疗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黄国敏石文斌李良立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诊疗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前急诊科收治的127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后急诊科收治的166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完成时间、建立心电监护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建立鼻导管吸氧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6个月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完成时间、建立心电监护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建立鼻导管吸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o-FMC时间、FMC-to-B时间、D-to-B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胸痛中心的建立可明显缩短急性STEMI患者诊疗时间,提高诊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存率.

    急诊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时间预后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姜伟郝玉华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局限性脉络膜凹陷的影像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OCT明确诊断为局限性脉络膜凹陷患者36例,共38只眼,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并发症、并发症类型,将无并发症患者命名为单纯组,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命名为CNV组,将合并其他类型并发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色素膜炎、黄斑裂孔、视网膜劈裂、黄斑前膜等)患者命名为其他组.应用OCT测量出病灶的位置、宽度及深度并详细记录.将三组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局限性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单纯组、CNV组、其他组病灶凹陷位置分别为(759.96±427.2)μm、(394.3±273.7)μm、(1 244.85±1 355.32)μm,平均宽度分别为(1 026.88±367.81)μm、(2 428.8±1 481.9)μm、(817.14±437.42)μm.单纯组与CNV组、其他组病灶宽度、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限性脉络膜凹陷病灶的宽度及位置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与疾病的预后相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局限性脉络膜凹陷影像学特征并发症

    清热涤痰定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金东升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清热涤痰定喘汤配合穴位贴敷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运用电脑随机选取法将入选的所有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清热涤痰定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时采用清热涤痰定喘汤与穴位贴敷联合方案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更高,可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儿肺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治疗后的稳定性.

    小儿支气管哮喘清热涤痰定喘汤穴位贴敷

    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对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效果探讨

    李莲雄张斌吴丽萍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对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温针灸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采取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肢体功能受限和肿胀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肢体功能受限和肿胀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运动功能、生理职能、人际关系、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药熏蒸温针灸老年颈肩腰腿痛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膀胱镜检查术中的应用对比

    李永健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膀胱镜检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行膀胱镜检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硬币分组法,把患者分为丙泊酚组与瑞马唑仑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完成膀胱镜检查,丙泊酚组患者给予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瑞马唑仑组患者给予阿芬太尼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瑞马唑仑组的膀胱镜术检查时间与检查后离室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检查后2 h、4 h、6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膀胱镜检查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呛咳、寒颤、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18.33%(P<0.05).结论:相较于丙泊酚,阿芬太尼复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在膀胱镜检查术中,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检查时间与检查后离室时间,还可有效缓解疼痛.

    丙泊酚阿芬太尼苯磺酸瑞马唑仑膀胱镜检查不良反应疼痛

    情绪训练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

    梁冯盘著刘洁虹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情绪训练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80例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和防自杀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情绪训练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评估两组负性情绪、自杀意念强度、实施自杀的可能性和自杀的准备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BECK自杀意念问卷中文版(BSI-CV)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训练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负性情绪,降低其自杀意念强度、实施自杀的可能性和自杀的准备程度.

    情绪训练抗抑郁药物精神病症状重度抑郁负性情绪自杀意念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