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照射野-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黄龙穆文玉王侠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7照射野-调强放射治疗(7F-IMRT)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短期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术后行辅助放射治疗的82例存在放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7F-IMRT组及VMAT组,其中7F-IMRT组42例,VMAT组4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短期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VMAT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3%、90.9%;7F-IMRT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2.2%;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P=0.393;P=3.394).随访3年,两组远处转移率、局部控制率及卡氏评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在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VMAT组低于7F-IMRT组(5.00%vs 23.81%,P=0.040;2.50%vs 21.43%,P=0.042);骨髓抑制方面,VMAT组低于7F-IMRT组(5.00%%vs 26.19%,P=0.021);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面,7F-IMRT组和VMAT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照射野-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术后患者时,二者短期疗效相似,VMAT较7F-IMRT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季仙依黄颖王钦君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使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结果:两组的常规生化检测指标、新增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使用临床检验生化检测,可准确检测出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病毒性肝病

    清肠操辅助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进行各年龄层患者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

    李娜梁惠婵任哲荣德钊...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肠操辅助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进行各年龄层患者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n=120)、中年组(n=110)和老年组(n=70),均予以清肠操辅助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另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行肠道准备及服药指导.评估各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合格率、肠息肉检出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肠道准备合格率、肠息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肠道准备合格率、肠息肉检出率均高于老年组(P<0.05),但青年组、中年组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肠息肉检出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5),但青年组、中年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肠操辅助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可有效提高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合格率、肠息肉检出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青年、中年人群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均优于老年人群.

    清肠操辅助乳果糖聚乙二醇结肠镜肠道准备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优势

    陆铤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疮的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痔疮患者64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32,RPH疗法)与对照组(n=32,传统手术疗法),分析RPH的诊断价值与优势.结果:试验组疗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RPH对痔疮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兼具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运用.

    自动痔疮套扎术痔疮传统痔疮手术并发症手术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浅析

    阮明支太朝张开翔姚明...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男性压力的增大,常见的男科疾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对男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ED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单纯的西医治疗或者单纯的中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均有相当的局限性.肖友平教授从事男科研究数十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ED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指出中医和西医在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治方面有不同之处,但二者亦非完全不同,作为一名男科医生,在对ED进行诊治时要学会融会贯通,才能给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经验肖友平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癃闭汤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阮盛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过程中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与癃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每组25例.单独接受PKRP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PKRP联合癃闭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的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尿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试验组QOL高于对照组,IPS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初始尿意容积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尿动力学参数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KRP联合癃闭汤加减治疗BHP,既有利于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与生活质量,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快速康复,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良性前列腺增生癃闭汤加减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托法替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肿胀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

    魏海艳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托法替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肿胀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病例资料收集时段,抽取在此期间入院治疗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数据研究基础,对其采用托法替布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室指标证实,患者不同时点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白细胞、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指标高于治疗前,血小板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病情评估指标证实,患者不同时点红细胞沉降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简化疾病活动指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肿胀关节数和压痛关节数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疗方案指标证实,患者不同时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使用种类数据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激素治疗占比低于治疗前,激素用量少于治疗前,联合应用使用1种DMARDs的类型少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托法替布治疗后,肢体肿胀状态和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托法替布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肿胀实验室指标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面部外伤的实际价值

    吴凡张婕肖权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面部外伤的实际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到2022年10月,纳入在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修复有效率、面部修复评分、术后恢复指标、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数据.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面部修复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面部外伤进行治疗时,选择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修复效果,患者面部修复水平更高,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患者对修复效果更加满意,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实际的治疗修复工作中积极借鉴.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面部外伤面部修复评分术后并发症

    PCT、Hcy及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

    吴文新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无并发症)及观察组(84例,伴有并发症).分别测量三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Hcy、PCT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cy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能作为判断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指标.

    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炎症因子2型糖尿病并发症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

    许文科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对象的筛选时间起始于2020年10月,结束于2022年10月,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切开引流术治疗,研究组运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相比运用切开引流术的效果更好,其有助于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手术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