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前和孕早期检测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抗体及艾滋病抗体的临床意义

    卞亮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前和孕早期检测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抗体及艾滋病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22年1-10月在我院进行孕前、孕早期体检的女性,各50例.所有女性均接受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艾滋病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孕前乙肝检出率为2.00%(1/50),梅毒检出率为2.00%(1/50),艾滋病检出率为0(0/50);孕早期乙肝检出率为4.00%(2/50),梅毒检出率为2.00%(1/50),艾滋病检出率为0(0/50).结论:孕前、孕早期存在一定乙肝、梅毒感染率,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乙肝、梅毒、艾滋病检出率,提高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孕前孕早期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

    胃复安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薛炜蔚刘冰俞桂香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胃复安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重症患者,抽取时间定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每组40例,对照组在鼻空肠管留置前10 min应用胃复安,观察组在鼻空肠管进入胃内后应用胃复安,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胃肠功能指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方案实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肠鸣音等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时间更短,且住院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对于应用鼻空肠管的患者,在导管进入胃内后使用胃复安更易一次性置管成功,如此可缩短置管时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少,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胃复安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

    人文关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

    杨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不良情绪对比中,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指导,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故值得推广.

    人文关怀血液透析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睡眠质量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

    杨云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开展手术病理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为诊断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对本组患者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结果、CT表现特征及CT灌注参数.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高达90.91%、特异性为84.21%、灵敏度为93.62%,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表现特征中,部位和直径、密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囊变程度、病变边缘、砂粒样钙化、强化程度方面,二者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CT强化特征中均匀强化、瘤周强化、半岛样强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较低,平均通过时间(MTT)相较良性结节更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与鉴别具有积极作用,可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建议临床推行.

    多层螺旋CT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表现灌注参数

    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前瞻性护理后相关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袁云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前瞻性护理后相关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恢复各项目耗费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瞻性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进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适合临床推广.

    老年股骨颈骨折前瞻性护理功能恢复并发症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

    张广鑫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瘤患者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随机取样法分为传统组(传统手术,n=30)和低位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n=3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低位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指标更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CD3+、CD4+、CD4+/CD8+指标更高,CD8+指标更低;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6.67%)更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及免疫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并发症

    肛周脓肿患者应用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

    张惠碧谭荣裕杨丹陈丹芸...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肛周脓肿患者应用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功能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同一组影像科医师于术前对患者实施统一的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然后将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检验金标准,记录高频超声对肛周脓肿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发现,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中,有30例早期肛周脓肿患者、38例形成期肛周脓肿患者、12例后期肛周脓肿患者.高频超声诊断发现,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中,28例属于早期肛周脓肿,诊断准确率为93.33%(28/30);35例属于形成期肛周脓肿,诊断准确率为92.11%(35/38);11例属于后期肛周脓肿,诊断准确率为91.67%(11/12).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的总准确率为92.50%(74/80).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患者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辨别肛周脓肿的分期,对临床诊断肛周脓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高频超声肛周脓肿诊断价值准确率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张庆吴品飞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采取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一期缝合治疗,分别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具体表现及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下床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胆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疾病时可首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配合一期缝合,相比T管引流,其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T管引流胆总管结石

    NLR和SAA联合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张玉红张新明李春龙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各60例,另选择同期来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比较3组NLR和SAA检测结果的差异.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NLR和SAA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NLR和SAA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的NLR和SAA检测结果及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NLR和SAA检测结果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和SAA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1.67%)和特异度(77.50%)均高于NLR和SAA两个指标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和SAA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备较佳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NLR和SAA联合检测作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如此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

    NLRSAA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

    乳腺恶性肿瘤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章小芹韩林华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肿瘤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0例在如皋市中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时间段为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00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研究,分析乳腺癌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为临床诊疗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结果:观察组气郁质60例(30.00%)、阴虚质48例(24.00%)、气虚质32例(16.00%)、阳虚质20例(10.00%)、血瘀质15例(7.50%)、痰湿质13例(6.50%)、湿热质10例(5.00%)、特禀质2例(1.00%);对照组气郁质42例(21.00%)、阴虚质32例(16.00%)、气虚质18例(9.00%)、阳虚质6例(4.50%)、血瘀质35例(17.50%)、痰湿质34例(17.00%)、湿热质25例(12.50%)、特禀质8例(4.00%).观察组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占比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特禀质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郁质、阴虚质偏多,其次为气虚质和阳虚质.

    乳腺恶性肿瘤中医体质气郁质阴虚质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