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徐凤芹:精勤不倦 在医学路上孜孜探索

    张瑞杰谢蓓蓓
    1-3页

    王巍峰:追求匠心仁术 在探索中前行

    张瑞杰谢蓓蓓
    4-5,封4页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晶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术治疗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n=64),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n=64).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接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接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完成,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术后伤口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神经血管肌腱吻合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心理状态伤口愈合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仇晶晶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各为(37.53±3.83)分、(38.15±3.90)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量表中躯体、心理、社会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各为(80.52±8.13)分、(85.85±8.91)分、(86.26±8.67)分、(83.56±8.5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细节护理生活质量心理情绪并发症满意度

    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包扎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创面皮肤移植患者供区创面愈合的改善效果

    蔡瑶瑶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包扎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创面皮肤移植患者供区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慢性创面皮肤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皮肤移植的方法相同,术后均使用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对患者创面进行包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的愈合质量及创面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术后1 d相比,两组术后7 d的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1 d及7 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护理后,对照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更低(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创面异常事件的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的25.81%相比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创面移植患者中,应用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包扎联合优质护理,对患者疼痛情况和供区创面愈合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能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降低创面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慢性创面皮肤移植自黏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优质护理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

    陈开凤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与实验组(n=63).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口腔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根管填充质量、口腔恢复时间、口腔炎症消退时间、疼痛程度及咀嚼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恰填率高于对照组,欠填、超填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恢复时间、口腔炎症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牙齿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可提升根管填充质量,促进口腔恢复,降低疼痛感,提高咀嚼能力,临床效果良好.

    口腔根管急性牙髓炎牙髓根尖周病根管填充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

    董旭周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有积极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疾病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小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脑卒中后遗症中医针灸肢体活动能力生存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认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靖妮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居住于徐州某社区的142例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无偿献血知识问卷得分为(22.67±11.21)分;自我效能得分为(1.37±0.5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是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认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是无偿献血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的认知处于中低水平,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是影响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认知的危险因素,血库工作人员应通过提供健康宣传信息消除误解,并组织精心策划的活动来接触潜在的献血者.

    社区中老年人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影响因素

    血清D-二聚体在肺结核/肺癌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赖炳相陈雄广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D-二聚体在肺结核/肺癌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1例肺癌患者(其中有23例合并癌性胸腔积液)、87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11例合并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全自动分析仪对所有患者血液标本中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液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肺结核患者(P<0.05).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Ⅲ~Ⅳ期肺癌(晚期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早中期肺癌)患者(P<0.05).合并积液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积液者,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P<0.05).结论:肺癌与肺结核存在典型的凝血和纤溶激活征象,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肺结核患者,合并积液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积液者,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通过检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能推断肺癌临床分期,为肺结核/肺癌的鉴别提供参考.

    血清D-二聚体肺结核肺癌鉴别诊断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孝楠吕传国薛春华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88例,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阳性率及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较高,其能准确分析患者的各项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前列腺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