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

    梁海峰王军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经系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监测两组呼吸频率和心率、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与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

    无创呼吸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气指标肺功能

    王新卫教授治疗硬化性骨髓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刘文静王新卫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新卫教授长期从事骨髓炎研究,在骨髓炎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整体论治,内外兼治,一期修复"的独特学术思想.本研究文将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硬化性骨髓炎根据病情进展可分为热毒蕴结、正虚邪恋、肾虚血瘀的基本证型,在治疗过程中应紧抓正气亏虚的根本病机,随证加减,结合使用内服外用方法,充分发挥中医长于扶正的优势,并汲取现代医学抗感染的优点,中西医结合进行医治,为后续一次手术清除病灶、重建骨缺损创造有利条件.

    硬化性骨髓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孟春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医疗干预中,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与干预组(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评价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牙周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治疗中,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能更好地优化牙周状态,改善牙周指标,促进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慢性牙周炎

    某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及干预措施

    聂美仪戴慧妍谢彩贤伦妙容...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某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某企业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400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未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监护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结果:苯接触劳动者头晕、头痛、食欲下降、记忆力减退、牙龈出血、失眠多梦及乏力等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苯接触劳动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等实验室指标异常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噪声接触劳动者语频听损、高频听损、心电图异常、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苯、噪声等,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干预措施

    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

    宋伟天湛炒玲李转芳吴梅颖...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符合条件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孙玲杨为亚戴伟伟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就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以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入本院的3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180例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心功能指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方面,观察组呈下降趋势,且和对照组相比数据结果较优,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生活质量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改善心功能指标和相关血清指标,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改善,故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重组人脑利钠肽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疗效

    孙祺三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口腔门诊部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所有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患者,根据收治时间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两组磨牙远中移动间隙占比、移位表达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磨牙远中移动间隙占比、移位表达率、美观程度、固定功能、咀嚼功能、正畸治疗过程这几个指标方面,研究组表现都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可以有效提升磨牙向远中移动的准确度,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及咀嚼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传统固定矫治技术

    深层肌肉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脑卒中后肩疼的效果

    唐茂生林洁玲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深层肌肉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脑卒中后肩疼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肩疼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深层肌肉刺激组、关节松动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服药物治疗及日常康复训练.其中,深层肌肉刺激组患者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进行治疗,关节松动组患者给予关节松动训练,联合治疗组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配合关节松动康复训练.对三组治疗前后肩疼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痉挛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肩疼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痉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肩痛程度、活动能力、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改善情况较其他两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联合关节松动在脑卒中后肩疼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值得肯定,其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疼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对脑卒中后肩疼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深层肌肉刺激关节松动脑卒中后肩疼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

    王峻霞金勇夏和凤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方法:共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64例,依据患者是否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为两组,各332例,对照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观察组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测定,分析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1.45%(38/332),占比最高为Rh型抗体,占比为50.00%(19/38);多来自内科,占比为52.63%(20/38),其次为外科.观察组阳性患者中有妊娠史的占比高于阴性(63.16%vs 40.14%)(P<0.05),观察组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的占比高于阴性(28.95%vs 18.03%),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60%)低于对照组(2.71%)(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输血前基本检测方法,值得推广.

    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不良反应

    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王用通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以期选出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42例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组(内固定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比关节置换组患者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比关节置换组患者明显更少,术后疼痛(Prince-Henry)评分比关节置换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 d 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大腿周径增加值测定结果比关节置换组患者明显更低,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离床行走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内固定组(P<0.05).统计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内固定组患者更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关节置换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内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内固定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近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内固定术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轻,手术创伤反应更小,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卧床时间更长,并发症更多.

    关节置换术内固定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