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居静洁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各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心率恢复、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同时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时点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率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时点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对ICU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可尽早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防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精细化护理ICU心跳呼吸骤停日常生活能力生命体征不良反应

    20例晚期淋巴瘤患者的姑息护理措施及体会

    李敏盛小丽赵金莲杨菊...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20例晚期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姑息护理,通过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和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且护理满意度高.所有患者的痛苦均得到不同程度减轻,其平稳地度过了人生最后时光.同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也明显减轻,并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结论:姑息护理对提高晚期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姑息护理晚期淋巴瘤生存质量

    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英潘丽花屈芸芸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发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的25例双号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的25例单号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舒适度、自我管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其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调节其睡眠,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舒适度及护理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股骨干骨折护理依从性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梁敏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检查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应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5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确保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推广应用.

    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集束化护理负面情绪血流动力学

    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刘秦秦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1-12月作为时间区间,并从该时间区间中选择我院接收的5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25例为每组人数,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数较常规组更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概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早期护理并发症

    初次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及对其应激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倪建芳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初次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效果及对其应激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本院门诊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取的初次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检查情况、生理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心理应激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检查时间更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SBP、DBP、HR、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初次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无缝隙护理可改善其检查情况,降低生理及心理应激,且并发症更少.

    初次无痛胃镜检查无缝隙护理生理应激心理应激

    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应用倾斜式卧位对其体重增长的作用

    任利华凌洁伍冬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应用倾斜式卧位护理对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此次试验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共有受试对象62人,选自我院新生儿科,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新生儿予常规卧位,研究组新生儿予倾斜式卧位,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溢乳和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开奶时间更早、日均睡眠时间更长、体质量增加值更高,溢乳发生率、日均哭闹次数更少(P<0.05);研究组新生儿入睡、时间、效率、质量、障碍、药物及日间功能等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新生儿发育指标均提升,研究组新生儿头围、身高、体重等指标提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倾斜式卧位与常规卧位相比,对新生儿溢乳情况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干预后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显著.

    倾斜式卧位新生儿溢乳睡眠质量体重

    精细化护理对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史又文黄文娟李素媛戴春红...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尿失禁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对患者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在2022年1月,结束时间在2023年1月,共接诊本院的患者70例(均受疾病影响而发生尿失禁),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取精细化护理,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肌力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Ⅳ级、Ⅴ级肌力人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中,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失禁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降低尿失禁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

    精细化护理尿失禁盆底肌并发症

    PDCA循环模式在癌症患者癌症疼痛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孙月明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癌症患者癌症疼痛药物管理中应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确诊癌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对照研究,采用电脑系统就诊数字等量对照法进行分组,设立对照组,录入资料30例(常规管理模式),设立观察组,录入资料30例(PDCA循环模式).对比不同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亲属疲劳状况、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参数差异性不明显(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亲属疲劳状况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癌症疼痛药物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可行度高.

    PDCA循环模式癌症癌症疼痛药物管理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亲属疲劳状况

    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护理中的应用

    孙云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食管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选择本院60例食管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患者)、观察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30例患者),统计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营养指标、并发症、肿瘤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诸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其可改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降低肿瘤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等,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水平.

    食管癌护理满意度营养支持并发症生活质量饮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