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循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隔夜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陈玲娟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隔夜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4-9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开展基于循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分别在改进前(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及改进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随机选取本院手术室产生的隔夜医疗器械各200件,检查并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和器械锈蚀率及医疗器械的平均清洗时间.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后,隔夜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较改进前显著提高,锈蚀率较改进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隔夜医疗器械的平均清洗时间较改进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隔夜医疗器械实施基于循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清洗器械难度,缩短清洗时间、提高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锈蚀率,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循证持续质量改进隔夜医疗器械清洗

    PDCA循环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中的应用

    史荣芬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院级PDCA管理小组,确定"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选取2022年1-6月本院出现跌倒不良事件的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3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的护理单元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4-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同样的护理单元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占比结果显示:对照组16.67%,观察组为5.95%;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86.69%,观察组为97.16%;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对照组为72.24%,观察组为89.97%.观察组跌倒发生占比更低,患者满意率、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减少患者伤害,保障护理安全.

    PDCA住院患者跌倒满意率护理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杨艳王婧张露曦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的200件微生物样本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的200件微生物样本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分析两个阶段的检测效果,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样本采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微生物样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整体质量,推动微生物检验高效、准确运行,值得推广使用.

    持续质量改进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管理效果

    综合营养干预对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

    袁玉琼陶杰王丹邓英...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营养干预对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社区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为此次观察对象,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n=75)、研究组(n=75),参照组开展常规疾病救治及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疾病救治及指导的基础上展开综合营养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均更低,骨折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更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及干预满意度分值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营养干预用于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可改善其血压及临床指标水平,同时对预防骨折、脑卒中有积极意义,且能有效提升患者认知、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及满意度.

    综合营养干预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认知功能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的实施成效

    零玲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的实施成效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从2020年开始实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之前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实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检测前后的护理质量成效.结果:实施后的日护患比、患者陪护率、入院评估准确率、分级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评分和数据均优于实施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实施效果显著,可推广.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三管感染率护理管理质量管理

    人物介绍

    封2页

    《名医》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