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建伟: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郑苗苗谢蓓蓓
    1-3页

    张帅:精勤不倦 自我鞭策前行

    张瑞杰谢蓓蓓
    4-5页

    健胃愈疡汤联合"埋线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面积、胃肠激素的影响

    陈剑钢闫泳兵王芳刘华勇...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行健胃愈疡汤+"埋线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榆次区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100例DU患者,经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健胃愈疡汤+"埋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面积、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胃肠激素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溃疡面积明显更小,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反酸嘈杂、纳差恶心、胃脘胀痛、倦怠乏力及情志不畅等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T)水平高于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ADM)、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U行"埋线疗法"+口服健胃愈疡汤治疗,可增强溃疡面愈合效果,提高临床总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调节其胃肠激素指标水平.

    十二指肠溃疡健胃愈疡汤埋线疗法溃疡面积胃肠激素

    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王珊朱海堂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有关因素,并指导护理干预,以预防感染发生.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50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为依据分组,分为感染组12例和非感染组38例.搜集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内置管相关信息,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感染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及不同置管部位、留置时间、置管次数之间的感染率对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对比差异较大(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留置时间、置管次数、血清白蛋白是构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血清白蛋白为影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多、血清白蛋白低为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积极干预,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

    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血流感染糖尿病血清白蛋白

    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吴天俊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为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病例收治时间段为2022年1-12月,病例样本数量是82例,采用随机病历号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1)、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手术方案为常规钢板内固定,研究组患者手术方案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总结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高于对照组、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其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改善骨代谢状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时间

    系统性急诊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急救效果的影响

    赵晓萍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系统性急诊护理对其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试验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系统性急诊护理,对比组间急救效果、救治时间、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急救效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好;试验组的救治时间和常规组相比较短;护理后,试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常规组;护理后,试验组的生命体征和常规组相比较好;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系统性急诊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急救效果,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对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积极影响.

    主动脉夹层系统性急诊护理急救效果

    多维度护理及术后早期活动对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陈晓燕王晓敏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接受多维度护理+术后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患者.观察组实施多维度护理+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焦虑情绪、术后身体康复时间、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SAS)评分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维度护理与术后早期活动运用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既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又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多维度护理术后早期活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后恢复

    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雷鹏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借鉴.方法:本次课题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80例aSAH患者研究对象,临床已明确诊断,符合本次研究的条件.依据随机摸球方式,将患者平均分入两个临床组别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栓塞组.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两组基础处理均相同.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介入栓塞组于发病72 h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术后保持卧床休息,辅助降颅压、预防脑血管痉挛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保守治疗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梗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17.50%、20.00%、15.00%)均高于介入栓塞组(2.50%、5.00%、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7.59±1.73)分,低于保守治疗组(9.44±2.1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比,介入栓塞治疗aSAH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短期预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大力推广.

    介入栓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梗死性脑积水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监测作用

    李青松葛卫卫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检查,比较所有患者化疗一周期和全过程之后的瘤体轴位最大径及早期强化率,然后根据完全缓解病理和非完全缓解病理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的轴位最大径和肿瘤退缩率.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一周期后瘤体轴位最大径、瘤体的早期强化率均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瘤体轴位最大径、瘤体的早期强化率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3个病灶里实现病理完全缓解50个,病理非完全缓解43个.两组的轴位最大径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的肿瘤退缩率为(0.699±0.114)%,非缓解组的肿瘤退缩率为(0.414±0.153)%,缓解组的肿瘤退缩率大于非缓解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MRI参数Ktrans、Kep及Ve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分别与瘤体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与Ve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可有效反映出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治疗效果,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动态增强MRI乳腺癌化疗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陆爱军董业峰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及免疫球蛋白(Ig)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肝病组)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无肝脏功能异常者(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后,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肝病组血清PA低于对照组,血清TB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PA低于急性肝炎组,TBA、IgM、IgG水平高于急性肝炎组;而肝硬化组上述血清指标差异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综合指标检测肝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血清指标(P<0.05).结论: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肝病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评价不同肝病类型有重要意义.

    总胆汁酸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