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后随访服务对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的价值

    彭韫慧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后随访服务对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诊的产妇(n=63)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3人采取产后随访专科服务,对照组30人采取产后常规随访服务.对比两组复查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在复查依从性方面,试验组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在并发症方面,试验组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在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在产后随访服务质量方面,试验组为(97.28±1.62)分,高于对照组的(86.34±2.57)分(P<0.05).在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方面,试验组为(90.14±2.57)分,高于对照组的(82.38±3.79)分(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产后随访专科服务,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复查依从性提升更加明显,满意度改善显著,生活质量更高,说明产后随访服务质量更好.

    复查依从性产后随访服务满意度并发症

    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对肿瘤门诊化疗患者情绪的改善效果

    司徒月儿梁艳红黄悦爱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对门诊肿瘤化疗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门诊行化疗的肿瘤患者64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将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化疗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后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情绪评分(焦虑、抑郁)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组内生存质量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依从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又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可以让患者对化疗依从性更高,提高其配合度,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肿瘤化疗门诊心理痛苦分层管理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依从性

    黄芪甲苷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

    苏笑宇朱禹奇段默涵李柏龙...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由相对没有形成胰岛素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种慢性病,在T2DM的并发症中,由高血糖直接导致慢性心肌病变而独立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被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CM),目前对于DCM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最近有学者已经证明,PI3K/Akt信息通路与T2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黄芪主要成分之一黄芪甲苷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通过探讨黄芪甲苷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DCM心脏的保护作用,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2型糖尿病糖尿病心肌病黄芪甲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游戏疗法在降低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疼痛中的应用

    谈君王健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游戏疗法对降低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60例穿刺采血患儿,根据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基础护理内容)和观察组(n=30,采用游戏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效果、疼痛评分、面部表情评分、躁动情况、依从性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穿刺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面部表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现象进行干预时,可选用游戏疗法进行护理,护理后患儿的单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成功率明显更高,患儿的疼痛表现及躁动表现可有效减少,患儿可对整体护理内容保持较高的护理依从性,且家属也能够在患儿接受护理后保持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提示其整体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游戏疗法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疼痛

    CT三维重建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汤波张伟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CT三维重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两组均行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术前行CT三维重建,对照组则不进行CT三维重建.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椎弓根定位时间(2.69±0.89)min、椎弓根置钉时间(4.06±0.93)min、C型臂CT透视次数(5.28±2.54)次;对照组椎弓根定位时间(3.36±1.13)min、椎弓根置钉时间(5.15±1.08)min、C型臂CT透视次数(10.95±3.91)次,研究组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钉数量192个,其中优168个(87.50%)、良16个(8.33%)、差8个(4.17%),优良率为95.83%;对照组置钉数量194个,其中优149个(76.81%)、良15个(7.73%)、差30个(15.46%),优良率为84.54%,研究组置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对椎弓根定位及置钉时间的缩短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可有效减少透视次数,提高置钉优良率,值得应用推广.

    CT三维重建术C型臂CT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与N-端脑钠肽前体的诊断作用

    汤可梅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肌钙蛋白(cTnT)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可分成Ⅱ级30例、Ⅲ级37例、Ⅳ级13例;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TBIL、UA、cTnT及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心功能分级不同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参照组的TBIL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UA、cTnT及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Ⅳ级心功能分级患者UA、cTnT、NT-proBNP水平高于Ⅱ级、Ⅲ级,TBIL水平低于Ⅱ级、Ⅲ级;且Ⅲ级UA、cTnT及NT-proBNP水平高于Ⅱ级,TBIL水平低于Ⅱ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L、UA、cTnT和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

    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冠心病

    PDCA循环在采供血应急保障中的应用

    王东吕艺通黄素玲谭淑萍...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在采供血应急保障中的应用效果,缓解血站与医院用血供需矛盾,保证危重患者紧急用血,减少血液过期浪费.方法:2021年利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开展采供血应急保障工作,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1年采供血情况.结果:2021年100%满足危重患者紧急用血,血液过期报废率≤1%(0.016%),与2020年采供血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应急保障体系在输血技术领域具有创新性、实用性价值,可为血站采供血计划制订提供数据支持,对临床红细胞、血小板使用具有监督、调控作用.

    PDCA循环应急保障采供血调控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王珏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典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共60例,依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行诊断性刮宫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依其病情开展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指标、孕激素水平、并发症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均实行对症治疗,统计比较患者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100%,治疗效果显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孕激素水平,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评估患者预后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月经间隔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不再持续进展,促进患者各指标水平恢复,治疗更安全.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性刮宫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

    窦怀辉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血凝试验检验不合格的100名患者进行研究,并再次对有关患者进行二次采血检验,将第1次检验作为研究组,第2次检验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观察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的数据.结果:导致100例血凝试验未通过的因素中,人员因素27例、采集样本因素30例、样本处置因素12例、样本送检因素23例、药物因素8例.研究组血凝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操作因素、样本因素、用药因素等都会导致血凝试验检验不合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并对不合格的患者进行二次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血凝试验有关因素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正常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侯海峰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 5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和阳性率情况.结果:男女健康体检者中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情况分别是1.55%(22例)和1.29%(14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多项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达到26例,占比1.84%.其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6例、CEA+NSE+甲胎蛋白(AFP)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5例、CEA+NSE+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5例、CEA+NSE+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199)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2例、CEA+NSE+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8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多项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达到17例,占比1.57%.其中,CEA+NSE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3例、CEA+NSE+AFP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3例、CEA+NSE+TPS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2例、CEA+NSE+CA199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2例、CEA+NSE+CA724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7例.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临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体检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