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廖敏林彩龙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15例高热惊厥患儿纳入对照组,在急诊护理时予以常规护理路径,将2023年1月至2023年2月急诊收入的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15例高热惊厥患儿纳入试验组,在急诊护理时予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高热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高热惊厥患儿医院反应、退热、惊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高热惊厥患儿的问诊分诊时间、等候时间、转运时间、总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的不可预测性、信息缺失性、复杂性、不明确性及PPUS总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高热惊厥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切实改善患儿预后.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指标的影响

    林碧娥温伊娜林玉微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黄疸指数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1次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第1天、第2天两组患儿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天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胎便除排时间,降低黄疸指数,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黄疸多元化综合护理黄疸指数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丽云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85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入院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均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瘙痒改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比较,护理后均更低,且与对照组SDS、S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与护理前皮肤瘙痒评分相比较,护理后更低,护理后皮肤瘙痒时间明显短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瘙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综合性护理

    细节护理在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唐婷婷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应用在眼科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取在本院五官科接受眼部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段是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根据随机等比例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予以细节护理.针对具体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心理量表得分有显著的差异,相较之下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日常眼部保健、术后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掌握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远超对照组(P<0.05).结论:在眼科手术室中积极开展细节护理,会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眼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增加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细节护理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有效性

    王菲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研究对象为8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589、3.709,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330、5.747、5.388、6.432,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χ2=5.090,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5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调节其不良情绪,整体满意度较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适合普及.

    冠心病优质护理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

    结核病科无痛支气管镜的护理配合效果

    徐华王芳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科无痛支气管镜的护理配合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结核病科收诊的84例需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者,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84例患者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均一次性完成,成功率为100%,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为6~15 min,平均(10.42±3.94)min,苏醒后未见其他异常.检查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为(90.74±4.32)%,较检查前水平[(97.43±1.81)%]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与检查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结论:结核病科对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时,应注意从检查前(全面准备、问询病史、心理干预)、检查中(维持合适体位、维持呼吸道通畅、配合给药做好体征监测)、检查后(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指导)多个方面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核病科无痛支气管镜护理配合不良反应

    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徐志燕李红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组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措施中,延续性护理能在患者出院后给予长期的回访与护理指导,从而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患者出院后护理和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延续性护理精神分裂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

    流程化沟通方式在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严丽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母乳喂养产妇8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流程化沟通方式组(常规化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和常规化护理干预组两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方式、乳房护理、喂养正确情况、护理投诉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的72.50%(29/40)(χ2=5.541,P<0.05).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个人内心、喂养技巧评分均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人工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均低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Z=2.134,P<0.05).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乳房护理、喂养正确率均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投诉率低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教育、健康指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流程化沟通方式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50%(39/40)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77.50%(31/40)(χ2=7.314,P<0.05).结论:在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流程化沟通方式的应用效果更好.

    母乳喂养常规化护理干预流程化沟通方式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方式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丽雯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课题研究,总计98例,研究时间段是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24 h排便次数、退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高热、腹泻、皮疹),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同时评估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24 h排便次数更多,退黄时间更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各项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胆红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合性护理新生儿黄疸退黄时间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

    杨洋冀娇娇卢少辉张静...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白血病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68.33%,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全身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研究组患者全身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压积(PCT)、淀粉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等感染性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6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方法,患者全身感染发生率较低,护理效果更好.

    急性白血病多元化护理干预全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