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康复治疗对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姜来娣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治疗后的早期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12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44.55±4.03)分、(63.41±4.02)分、(62.03±3.04)分、(59.64±3.23)分、(63.25±3.65)分、(61.03±3.26)分、(66.03±3.56)分、(64.03±3.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22±5.03)分、(54.53±4.06)分、(53.54±4.25)分、(50.15±4.07)分、(54.32±3.26)分、(57.39±4.02)分、(53.32±3.46)分、(52.39±4.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64±1.08)d,短于对照组的(15.24±1.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注重患者的髋部功能恢复,该模式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其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加快功能恢复,大大减少患者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入,应用范围广.

    髋部骨折早期康复治疗生活质量

    即刻种植牙的临床进展

    蒋冰坤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之一,随着人们对牙齿美观、牙齿疾病诊治的需求越来越高,即刻种植牙成为口腔种植学界的研究重点.在即刻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前,一般采用传统种植技术,但传统种植技术的安全性与疗效欠佳.在此背景下,即刻种植技术应运而生,其相较于传统种植技术而言,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种植,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切实保证种植成功率及提高牙齿美观性,因而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将对即刻种植技术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为即刻种植提供有关参考.

    即刻种植牙微创拔牙种植体综述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的影响

    蒋永华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2例结肠息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研究组予以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5±1.26)min、(1.44±0.19)min、(1.05±0.53)d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治疗费用为(2 645.35±265.46)元,或少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7±0.16)mL,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相较于EMR术而言,该术式息肉切除时间更短、费用更少,且发生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电相关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结肠息肉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出血量并发症

    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苏戚明婷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对子宫瘢痕妊娠产妇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瘢痕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常规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研究组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诊断时间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产妇诊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产妇在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具有显著效果,虽然诊断时间相对较长,但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能够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使用价值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子宫瘢痕妊娠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晓光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前及生化检验后的质量进行控制管理,观察质量控制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中资料登记完整有效的接受生化检验和治疗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在每组中由医务人员录入患者共计30名.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检验时,医务人员采用常规生化检验方法,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生化检验时应用合理质量控制,包括样品检验前后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记录临床符合率等数据,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化检验工作的整体质量明显更高,其中的临床符合率和重现性有较大的差异,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生化检验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使临床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分析防护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刘峰武侠蒋任飞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江阴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肾病内科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指标、炎性因子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甲状旁腺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磷、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素、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够降低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磷水平,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尿毒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素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LDH患者的效果

    刘建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纳入的选例对象:LDH患者,样本量:61例,选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例地点: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髓核摘除术,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两组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分指标和腰部活动度,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一的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显著更短,切口长度显著更小,术中出血量显著更少,经统计学计算分析,P<0.05,提升其数据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对两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进行统计学计算分析,P>0.05,提升其数据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FIM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分析,P<0.05,提升其数据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呈增大趋势,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组间经统计学计算分析,P<0.05,提升其数据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应用于LDH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运动功能及腰部活动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腰部活动度

    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预防的研究进展

    刘森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折、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式之一.其因术后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等优点在老年患者中接受度较高.下肢静脉血栓为其常见、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肺栓塞等继发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西医及中医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被临床医务工作者所了解及推广.本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髋关节置换术血栓预防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红付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且均在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详细分析造成本组患者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疼痛症状表现:颈肩痛4例,戳口痛1例,持续性腹部疼痛14例,阵发性腹部疼痛6例,黄疸并腹痛5例.引发颈肩痛的原因:咳嗽、呃逆、膈神经损伤;引发戳口痛的原因:肋缘下戳口过于靠近剑突;引发持续性腹部疼痛的原因:胆漏、继发胆总管结石、术后急性胰腺炎、肝下间隙积液感染;引发阵发性腹部疼痛的原因:肠蠕动亢进、腹部肠道痉挛;引发黄疸并腹痛的原因:胆管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所有患者明确引发疼痛的原因后实施了对症处理,疼痛均消失或者缓解.结论:引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因素比较多,临床医务人员一定要仔细查找原因,明确具体的引发再疼痛的因素,进行对症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疼痛原因预防措施

    肺泡灌洗液靶向高通量测序在确定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

    倪晓洁单洪武王翔丁倩...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优势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住院的50例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灌洗液tNGS检测和传统培养(包括痰培养和灌洗液培养)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病原学分布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不同特征患者肺泡灌洗液tNGS阳性检出率.结果:灌洗液tNGS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培养(94.0%vs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1);在不同特征患者肺泡灌洗液tNGS阳性检出率的比较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数据呈现特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继续进行数据分析;其余的测量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组间数据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可以继续进行数据分析,CRP、PCT升高的患者肺泡灌洗液tNGS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肺泡灌洗液tNGS的应用可提高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病原检测下呼吸道感染靶向高通量测序肺泡灌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