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间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间文化
学苑出版社
民间文化

学苑出版社

月刊

1008-7214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民间文化/Journal Tribune of Folk LiteratureCSSCI
查看更多>>为旅游爱好者提供新鲜的视角,新鲜的旅游去处,新鲜的旅游资讯。旅游业提供贴切的宣传空间,精心笄并制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感受形式,渴望创造,需要表达:家居、工作场所和圣殿中的艺术和审美

    迈克尔·欧文·琼斯游自荧张举文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和审美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得到自我体现,普通人不可遏制地要把寻常的东西变得与众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创造的渴望和表达的需要.探讨审美行为怎样以及为什么大量存在,探讨其结果是什么,都需要关注日常生活.

    民间艺术审美形式日常生活手工艺

    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

    王志清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尔沁说书是蒙古族传统说书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传于东蒙古地区.本调查报告记述了这一艺术样式的历史、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调查了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那木吉勒、杨铁龙的基本情况、生存环境与现状以及现在的说书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艺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关心艺人生活现状与保护其生活的艺术环境",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同时就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相关的积极思考,期望通过此文引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载体--民间艺人的真正关怀.

    说书艺人生存现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马伟华胡鸿保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传唱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歌.关于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十年来,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花儿"选集以及研究性文章与著作.但是,当前"花儿"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作为我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成员的"花儿",其保护与开发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

    花儿研究现状保护开发

    恢复纳西东巴教求寿仪式的调查

    恢复东巴教求寿仪式课题组
    83-88页

    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

    仲林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存的《阿诗玛》文本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本文借鉴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学术资源,通过对《阿诗玛》口头文本及源于口头文本的细致梳理和解读,阐明了共时的叙事表演与历时的口头传统对文本形态的塑造作用;并通过对《阿诗玛》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的学术史反思,探讨了改进民族志工作的必要与可能.

    文本类型叙事表演口头传统民族志

    村落讲述传统与社会变迁——以伍家沟村故事讲述活动为例

    周春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变迁在传统的发展和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传统的兴衰存亡.传统的演变速度与社会变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的阶段,传统的变化比较缓慢,而在社会急剧变动的阶段,传统则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在急遽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本文以故事讲述传统为例,通过对伍家沟村故事讲述活动的历时性研究,考察村落故事讲述传统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参与传统与社会变迁这一话题的讨论.

    伍家沟村故事讲述传统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培育扎实的民族志基本功

    高丙中
    106-108页

    文化自觉

    《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
    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