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矿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矿现代化
煤矿现代化

陈慧民

双月刊

1009-0797

mkxdh@vip.163.com

0537-5383871,5384021

273500

山东省邹城市同心巷299号

煤矿现代化/Journal Coal Mine Modern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于2003年创建编委会,欢迎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矿井下水泵房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应用

    孙歌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井下水泵房传统工人巡检存在劳动强度大、巡检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对煤矿井下水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进行研究,采用模块化和轻量化设计思想,在分析水泵房巡检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履带式水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实时采集井下水泵房现场被参数信息,代替工人完成井下水泵房的巡检任务.完成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硬件系统设计,利用模块化思想编写了控制系统程序,并且编写了巡检轨迹程序,可根据设定的轨迹自主巡检.经在山西某煤矿进行现场调试和试运行表明,井下水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可代替 4~6 名工人实施巡检,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巡检周期从单日1次增加到单日3次,巡检效率大大提高,机器人本体移动定位误差≤5 cm,能准确获取设备运行异常特征并报警.

    煤矿水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运维路径规划

    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负压喷雾集尘器除尘效果分析

    戎华峰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超前支护粉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粒子模型对集尘器作用下的粉尘扩散规律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实验测量和现场试验,研制了一种针对综采环境下超前支护粉尘源的负压喷雾集尘器.模拟结果表明:液压支架在距离液压支架迎风面 0~9 m处的人行道附近形成了浓度高达1000 mg/m3 的高浓度粉尘带,并逐渐扩散到 0~36 m处;采用负压喷雾除尘器后,液压支架背风面粉尘带浓度降至 300 mg/m3 以下,扩散范围缩小至采煤机背风侧 0~5 m;人行道附近的粉尘带形态也转变为低浓度的粉尘带.经室内试验,选择超声雾化喷嘴作为最终喷嘴,在相同的水气压力为 0.4 MPa的条件下,使用该喷嘴配备的负压喷雾集尘器,有效范围为 5.03 m,雾化角为 71°.将研制的负压喷雾捕集器应用于塔山煤矿 5110综采环境中,有效降低靠近人行道作业区推进支架的粉尘浓度,平均总降尘率和呼吸降尘率分别达到 81.5%和 79.1%,证实了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

    粉尘煤矿综采环境负压喷雾收集器数值模拟

    高应力大巷底鼓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方法

    常庆灵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余吾煤业 1 号回风大巷在高应力扰动下出现的巷道底鼓严重问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高应力大巷底鼓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高应力巷道底板破坏深度达 1.35 m,底板滑移面受到的滑动力达 3.11 MPa,超过了底板砂质泥岩极限抗拉强度,导致巷道底板发生底鼓.从高应力巷道底鼓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高应力巷道顶底板加强锚索与巷道两帮锚杆联合支护的巷道底鼓控制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底鼓量可降低 67%,有效控制底鼓的同时,也可为巷道整体稳定提供支撑.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提出的巷道底鼓控制方法可使回风大巷顶板下沉值降低 37%,底鼓值降低 72%,两帮变形量降低 53%,有效保证了回风大巷的稳定.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深部矿井高应力环境下巷道底鼓控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底鼓稳定性支护

    带式输送系统姿态监测及预警机制研究

    郑灿广王龙蛟韩扬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带式输送系统工作过程输送带撕裂、输送带跑偏、工作面堆煤以及输送带温度异常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带式输送系统姿态监测与预警模式,引入矿用 5G通讯技术及智能采煤控制系统多机联动传输协议,保证了井下通讯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高效性及多机协调性,能够实现对输送带撕裂、输送带跑偏、工作面堆煤以及输送带温度异常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改善了传统掘进工作面的监测及运行方式,达到了系统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的目的.

    带式输送系统机器视觉姿态监测预警机制多机联动

    掘进巷道过陷落柱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孔嘉启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掘进巷道过陷落柱期间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和顶板淋水严重的问题,以华阳一矿81214 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过陷落柱期间巷道围岩特征和巷道原支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超前注浆+顶板全锚索+双层金属网+喷浆"的掘进巷道过陷落柱围岩综合控制措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措施后,过陷落柱段巷道顶底板最大下沉量为41.64 mm,巷帮最大位移量为 20.31 mm,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确保了巷道稳定性和工作面生产安全.

    掘进巷道陷落柱围岩控制联合支护

    基于Zigbee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贺婷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有线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布线繁琐、灵活性差、安装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将无线通信及物联网技术应用至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对多参数融合检测无线传感器节点及基站传感器节点进行设计,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结构灵活等特点弥补目前有线系统缺陷,实现煤矿井下环境参数及人员信息的采集、传输与监控,有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水平.

    煤矿安全监控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矿井提升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分析与诊断技术研究

    邢琪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井提升系统故障形式复杂、故障类型多样、传统故障诊断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对矿井提升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矿井提升机常见电动机故障、齿轮箱故障和减速机故障的原因和故障主要特征,确定了不同故障异常特征检测点的位置.建立了矿井提升机多维数据融合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以现场实际应用的立式缠绕式双滚筒提升系统进行案例分析,在对应的部位安装传感器采集异常特征,对异常进行可视化分析,不同的故障类型得到振动曲线不同,通过对异常振动曲线可以判断提升系统故障类型.现场试验表明采集到的异常分析过程仅用时 1.43 s,异常识别准确率高达98.4%,取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

    矿井提升系统可视化故障诊断远程运维

    煤层群开采过程工作面漏风规律与封堵技术研究

    郭雪珍阿依敏·阿德勒李玥林刘隆...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浅埋厚煤层复合采空区整体漏风规律,以白杨河矿区宽沟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地表勘探及示踪气体测试的方法,基于宽沟煤矿复合采空区复杂漏风情况,研发针对煤层群开采矿井的漏风封堵技术,建立工作面漏风综合封堵技术体系.通过PFC2D数值模拟分析发现,三层采空区间已相互沟通形成复合采空区,且复合采空区裂隙场沟通地表,可能导致B2 煤层开采过程工作面漏风严重;利用SF6 示踪气体进行工作面及采空区漏风规律测定,结果表明I010206工作面地表和工作面间的漏风量为 6.5 m3/min,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危险;最终结合宽沟煤矿的实际情况及工作面漏风特征,通过地表漏风封堵和注浆钻孔封堵,形成工作面漏风综合封堵技术体系.

    煤层群漏风规律封堵技术数值模拟

    H地区储煤场改建工程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赵宏伟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于某热电厂储煤场改建项目,对改建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作业中的风险识别方法为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得到了改建项目的初始风险指标并且利用调查问卷法进行指标验证,最终确定了风险指标体系.经过运用DEMATEL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进行风险评价,得到了各风险因素的全局权重以及局部权重,确定了改建工程项目在运行期间施工中应重点防范的部位和应控制的风险因素,最后针对权重较高的风险因素进行管控策略的实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