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膜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尤金德

双月刊

1007-8924

mkxyjs@163.com

010-8049241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膜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一份报道膜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期刊。专业覆盖面宽,涵盖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介绍有关膜和膜技术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报道国内外膜科学和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最新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疏水膜、疏水性能评价及其自发脱水干燥

    吕晓龙谷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多孔疏水膜的定义、临界润湿值的概念、疏水膜的透水压力值和临界润湿值测试方法.区别于通常的外力加热等方法,介绍了利用疏水膜材料自身特性来实现疏水膜干燥的两种疏水膜自脱水干燥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控制膜污染润湿进程,当膜孔被润湿的深度小于该疏水膜材料的临界润湿值时,通过膜清洗实现疏水膜的自发脱水干燥.另一种方法是构建亲疏水双层复合疏水膜,当膜运行至产水电导率明显上升时,停机清洗,利用亲水材料与水之间的吸引力大于疏水材料与水之间的吸引力的特性使疏水膜孔自发脱水干燥.

    疏水膜临界润湿值透水压力疏水膜干燥自发脱水

    负压膜蒸馏中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机理研究

    谢松辰侯春光庞志广余子昱...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润湿是膜蒸馏技术在处理实际废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缓解膜润湿现象,采用新型的负压膜蒸馏来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溶液的润湿能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污染机理.首先,恒浓处理0.1 mmol/L SDS、CTAB以及Tween-20盐溶液,当料液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时,膜通量稳定,冷凝液电导率保持在3 μS/cm以内.而料液含阳离子(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时,膜通量都衰减,甚至出现负值.通过分析污染膜表面以及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粒径,证实CTAB和Tween-20是通过胶束污染膜表面,造成膜润湿.为了探究胶束污染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测试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CMC、0.5CMC、1.0CMC的盐溶液,其中SDS、CTAB以及Tween-2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6×10-3 mol/L、9.1× 10-5 mol/L 和 6×10-5 mol/L.当分别处理 9.1 × 10-6 mol/LCTAB(0.1CMC)和 6× 10-6mol/LTween-20(0.1CMC)盐溶液时,膜通量都能维持稳定;更高浓度时,膜润湿.但对于SDS盐溶液,膜通量都出现衰减,这种原因主要是SDS的临界胶束浓度(9.6×10-3 mol/L)比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高两个数量级,且具更高的亲水亲油平衡值(40),使得盐溶液都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26.4 mN/m),最终导致膜润湿.

    表面活性剂负压膜蒸馏膜润湿膜污染临界胶束浓度

    不同孔径陶瓷膜硅烷改性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苟立民段丽君柯威陈献富...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低表面能的疏水陶瓷膜常用于含水油液分离,而渗透通量的提高是提升膜分离过程经济性的关键.本文通过有机硅烷接枝改性制备疏水陶瓷膜,研究硅烷改性对不同孔径陶瓷膜结构及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孔径为1 000 nm、100 nm、10 nm的3种陶瓷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孔径陶瓷膜硅烷化改性前后膜表面微观形貌、润湿性及渗透阻力的变化,评价3种孔径疏水陶瓷膜在溶剂、酸碱等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将3种孔径硅烷改性的陶瓷膜用于油包水乳液分离.结果表明,孔径越小的膜硅烷化改性后渗透阻力增幅越大,尤其是当孔径达到10 nm,改性前后渗透阻力相差近3倍;原膜孔径对改性膜润湿性影响不大,且均表现出良好的耐溶剂性、耐酸碱性.低压高流速的操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改性膜通量;对于水含量1 000μL/L的W/O乳液,3种改性膜对水的截留率均超过93%,渗透液水含量低于70 μL/L,其中1 000 nm改性膜通量最高,达375 L/(m2·h),而10 nm膜更不易被污染;对于水含量10%(体积分数)的W/O乳液,1 000 nm改性膜污染非常严重,通量迅速下降为14.1 L/(m2·h),而100 nm改性膜污染程度较小,通量较高.

    陶瓷膜疏水表面硅烷改性油水分离

    致谢

    26页

    "共价"型全疏/滑移表面构建及膜蒸馏性能研究

    李鹏李猛薛宇轩张庆五...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孔隙润湿、矿物结垢或结构不稳定等引起的膜功能层失效问题是膜蒸馏(MD)技术的关键挑战,严重影响其长期运行稳定性.本文提出一种"全共价"接枝修饰的方法,制备具有优异MD性能的全疏/滑移膜蒸馏膜材料.具体而言,通过使用聚多巴胺型插层将纳米硅球共价键合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并采用巯基-烯烃点击化学进行直接表面氟化改性.通过接触角测试,发现所制备的PDA/PVDF-C膜具有超高的静态水接触角(163.5°±0.9°)和极低的滚动角(5.6°±1.2°).在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的侵蚀作用下,该膜均未出现膜孔的润湿现象,体现出优异的抗润湿性能.由于该膜表面特殊的全疏/滑移特性,该膜能够持久并稳定地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高盐卤水,延缓石膏垢的形成,运行性能显著优于商用疏水膜.该膜初始通量约为23.5 L/(m2·h),运行前后始终保持对盐高达99%的截留.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开发"全共价"型MD膜,该膜具有优异的抗润湿、抗无机结垢以及结构稳定性,可用于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膜蒸馏全疏/滑移润湿结垢高盐水

    MXene@PEI/IL复合膜的构建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骆文佳李飞张析李健...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环保等优点成为气体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先将MXene纳米片与PEI相结合,之后在MXene@PEI膜的上表面旋涂不同负载量的IL,形成高性能的MXene@PEI/IL复合膜.通过SEM、TEM、AFM、FTIR、XRD和TGA测试研究了MXene纳米片和MXene@PEI/IL复合膜的形貌、内部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EI的正电荷和MXene的负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增强了膜的相容性.此外,通过系统研究IL的负载量、温度和操作时间对MXene@PEI/IL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25 ℃、0.1 MPa条件下MXene@PEI/IL复合膜分离CO2/N2时的最大CO2渗透量为481.78 GPU,分离CO2/CH4时的最大CO2渗透量为333.21 GPU.同时,MXene@PEI/IL复合膜对CO2/N2(35.30)和CO2/CH4(32.13)均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本研究中制备的膜还显示出卓越的持久性和优异的CO2分离潜力.

    MXene纳米片CO2捕获亲CO2IL

    大连化物所设计开发出高稳定性钠离子电池用含氟阴离子组分的醚类电解液体系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
    44页

    部分碳化PTFE/PVDF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张紫莹肖芬盛明鑫董永全...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强疏水的氟碳材料,很难用相转化成膜.本文将PTFE粉体分散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中得到PTFE悬浮液,首先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得PTFE/PVDF中空纤维膜胚;然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部分碳化,制得部分碳化PTFE/PVDF中空纤维膜.用热重分析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研究了 PTFE/PVDF中空纤维膜胚的碳化工艺、膜碳化前后表面元素和微观结构变化情况;最后测试了膜的亲疏水变化和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PTFE/PVDF中空纤维膜胚中的PVDF在360~450 ℃时发生C-H断裂,PTFE保持原结构,可以得到部分碳化PTFE/PVDF中空纤维膜.经部分碳化工艺制得的中空纤维膜孔径减小,形成连续、完整的微孔结构.当PTFE含量为40%时,碳化后制得的膜接触角达到102°,疏水性提高;对10%的模拟含油废水的渗透通量达到30 L/(m2·h)(跨膜压差:0.1 MPa)、分离效率达到80%,呈现出较好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商业应用价值.

    油水分离非溶剂致相分离-碳化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二次界面聚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锂镁分离性能研究

    大工膜科学与技术公众号
    55页

    蒸汽诱导相分离法制备PVDF多孔膜及其膜蒸馏性能研究

    马忠陈晓蓉彭艳蒋帅...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具有优异抗润湿性能的膜蒸馏(MD)用膜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挑战.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1,2-丙二醇为添加剂,采用蒸汽诱导相分离法(VIPS)制备了高疏水性PVDF多孔膜.考察了暴露时间、相对湿度以及蒸汽温度等工艺参数对PVDF多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暴露时间为1 min,相对湿度为85%,蒸汽温度为60 ℃时,PVDF多孔膜表面呈现出微/纳米分级结构,静态水接触角为141°,孔隙率约为78%.在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溶液作为进料液的DCMD实验中,所制备的PVDF疏水膜表现出20 L/(m2·h)的稳定水通量和接近100%的盐截留率.

    膜蒸馏聚偏氟乙烯蒸汽诱导相分离膜结构膜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