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膜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尤金德

双月刊

1007-8924

mkxyjs@163.com

010-8049241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膜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一份报道膜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期刊。专业覆盖面宽,涵盖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介绍有关膜和膜技术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报道国内外膜科学和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及产业化情况;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最新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师范大学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题为"用于膜分离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综述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官网
    62页

    具有坚固孔隙结构的超疏水纳米纤维膜设计用于膜蒸馏

    吴强周军浩李一心刘子强...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蒸馏技术在海水淡化及高盐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与潜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因其较高的水通量和较低的传质阻力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其疏松多孔的孔隙结构易受到水流剪切力的作用导致膜孔变形,引起膜孔润湿.本研究从膜的结构出发,对热压后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TiO2纳米颗粒(TiNPs)混合溶液浸渍涂覆,制备出了具有坚固孔隙结构的超疏水纳米纤维膜.该膜接触角高达160.3°,具有良好的膜蒸馏性能,在测试中表现出了 39.3 kg/(m2·h)的高水通量和长达102 h的耐久性,且截留率大于99.99%,为今后膜蒸馏膜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膜蒸馏PVDF纳米纤维膜孔隙结构抗润湿静电纺丝

    光热膜蒸馏过程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苯酚的性能研究

    石明浩廖祥军廖园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蒸馏技术对于非挥发性物质具有100%的理论截留率,但对于挥发性物质的截留效果不佳.本研究使用光热膜蒸馏技术,利用光能对膜表面进行原位加热,改善温差极化问题,提高水通量,降低苯酚/水透过比值.本工作通过喷涂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基膜上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复合膜.膜表面CNTs层赋予了复合膜优异的光吸收和光热转换性能,在全光谱范围内光吸收率可达90.64%.在1个太阳光强度下,膜表面温度可上升至(61±1)℃.在使用200 mg/L苯酚、3.5%(质量分数)NaCl溶液在35 ℃下作为进料液并施加1个太阳光辐射的光热膜蒸馏系统中,膜通量提高了 34.4%,太阳能利用率为33.1%,同时盐的截留率始终大于99.9%.光热膜蒸馏对于高盐苯酚溶液中苯酚的分离效果相比传统膜蒸馏有明显提高:在进料液苯酚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施加1个太阳光强度后苯酚/水的透过比降低了 35.2%.

    光热膜蒸馏苯酚复合膜光热转换

    分子筛催化葡萄糖转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化工报》报社
    79页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耐氧化改性及膜蒸馏的应用研究

    王辉项军高一方田桂英...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纯水预处理、制药纯化分离、饮料酒水浓缩、工业废液回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聚丙烯基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与使用寿命,本研究通过添加抗氧剂和改进成型工艺来制备高性能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具体探讨了最佳抗氧剂添加量对膜抗氧化性的影响,经过氧化实验36 h后,添加0.4%抗氧剂1076可使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水接触角提高67%,同时拉伸强度降低10%,最大伸长率降低15.4%.在膜蒸馏实验中,添加0.3%抗氧剂1010的耐氧化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运行30 h后,对Al3+的截留率依旧可达99.7%.总之,抗氧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膜蒸馏应用中的截留性质和使用寿命.

    中空纤维膜聚丙烯改性抗氧剂截留率膜蒸馏

    聚合物纳米粒子界面限域结晶连续化制备大面积MOFs杂化膜

    安全福
    90页

    膜耦合化学除硬技术在循环排污水零排工艺中的应用

    周建强张智超董庆华毕飞...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性地运用膜耦合化学除硬技术,代替传统的"高密池+V型滤池+超滤"组合工艺,使多晶硅循环冷却排污水经过膜耦合化学除硬、除浊预处理后,直接进入"阳床+反渗透系统",提出了"膜耦合化学除硬+阳床+多段反渗透"的高水回收率短流程技术路线.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路线运行可靠,可大幅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运行能耗、延长阳床的再生周期、同时可使整体系统水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循环冷却排污水膜耦合化学除硬除硬短流程零排放

    延缓疏水膜润湿的原料液预处理方法研究

    赵晓丹吕晓龙郑书云刘治宇...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水化渗漏是疏水膜技术应用面临的关键性瓶颈问题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污染物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疏水膜的润湿作用.本文提出利用絮凝强化气-液萃取的预处理工艺以去除原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以期减缓疏水膜的润湿进程.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来模拟代表水体中腐殖酸等荷负电性表面活性物质,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进行减压膜蒸馏的润湿实验,探究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荷电性、种类以及用量对疏水膜材料亲水化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强化气-液萃取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原料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阳离子型絮凝剂预处理效果优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预处理效果优于无机絮凝剂;当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12 mg/L时,表面活性物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率与未经絮凝预处理相比提高了 17%.

    膜蒸馏疏水膜润湿表面活性剂絮凝

    热泵-减压膜蒸馏工艺优化及能效分析

    刘铮丁平刘国昌邢玉雷...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热泵-膜蒸馏过程中热量不平衡问题展开试验研究,采用两支减压膜蒸馏组件并入料液循环流路,使其分别发挥热量回收及排放富余热量的作用,实现热泵系统的热量平衡.通过试验测试,显示MD1200和MD200被认为是最佳双膜组合.采用该双膜组合进行连续8 h的含盐料液处理,结果显示,双膜组合可以获得稳定、连续的膜蒸馏运行效果,总产水量平均为1.9 L/h,系统比能耗最高310 W·h/kg产水,能耗性能优于无热量回收的膜蒸馏工艺,与已工业化的多效膜蒸馏工艺相当,有望成为可获得工业应用的低能耗膜蒸馏新工艺.

    热泵膜蒸馏疏水膜产水量比能耗

    气隙膜蒸馏回收绿色氨水性能研究

    石明菲刘梦飞贺清尧
    108-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可实现低成本和低碳足迹的氮肥生产.理论上气隙膜蒸馏能以绿色氨水形式将沼液中氨氮加以回收,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气隙膜蒸馏以氨水形式回收沼液中氨氮的具体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气隙厚度、进料温度、初始氨氮浓度和进料流速等因素对模拟沼液中氨氮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通量和水通量均随着进料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隙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进料流速为90 mL/min时,氨氮分离因子和氨氮脱除率均为最高值.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正交实验探究气隙膜蒸馏回收氨氮的最佳实验变量组合.结果表明,气隙厚度3 mm、进料温度54 ℃、初始氨氮浓度800 mg/L和进料流速90 mL/min是以氨氮分离因子为评价参数时的最佳实验变量组合.

    气隙膜蒸馏氨氮回收沼液氨氮分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