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麦类作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

孙其信

双月刊

1009-1041

mlzw@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642

712100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麦类作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欢迎使用《麦类作物学报》在线办公系统 《麦类作物学报》的新网站开通了,(tcrop是麦类作物学报英文刊名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的缩写)。网站上有本刊的各种信息、在线办公系统和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 今后,投稿和稿件送审都将在线进行,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作者投稿前,请先仔细阅读本刊网站首页上部“作者须知”栏里的“作者投稿指南” ,点开“作者投稿”界面后,也请仔细阅读“登录须知”。 《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 2009年7月16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麦籽粒胚乳发育及其与营养品质的关系

    郑彦坤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是绿色有机食品与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小麦籽粒中胚乳组织可分为胚乳运输细胞与贮藏细胞,前者是养分进入胚乳与胚的关键通道,后者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主体,二者的发育状况都与籽粒的营养品质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胚乳运输细胞与贮藏细胞的发育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总结了小麦籽粒胚乳发育及其与营养品质的关系,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小麦胚乳发育营养品质

    基于APSIM模型的不同降水年型下春小麦水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伍露程陈杨霏云樊栋樑...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不同降水年型下春小麦高产稳产和高效利用水氮资源的管理决策方案,利用2009-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上库力农场试验站与拉布大林农场试验站春小麦(内麦19)的试验观测资料,确定APSIM-wheat模型中小麦生长发育关键参数;基于校准后的APSIM-wheat模型模拟分析1967-2017年雨养条件下春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并依据降水量划分了 3种降水年型(干旱、平水和湿润年型),根据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oil water deficit on photosynthesis,SWDef)确定最优水分管理时期;设计8个灌溉量梯度(15、30、45、60、90、120、150 和 180 mm)和 13 个施 N 量梯度(30、45、60、75、90、105、120、150、180、210、240、270 和 300 kg·hm-2)情景模式,结合水氮管理决策的遴选关键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氮肥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和产量],探究不同气候年型下最优春小麦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校准后的APSIM-wheat模型春小麦发育期模块(出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在 1。17~3。64 d 范围内,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在0。82%~1。90%范围内;产量模块模拟值与观测值的RMSE为371。50 kg·hm-2,NRMSE为8。54%,说明APSIM-wheat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降水年型下小麦的动态生长发育过程。(2)雨养条件下春小麦分蘖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开花期的SWDef较低,且在生育期内仅灌溉一次的前提下,拔节期灌溉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并显著提高产量。(3)干旱、平水和湿润年型春小麦拔节期最优水氮管理模式分别为灌溉量60 mm和施氮量105 kg·hm-2、灌溉量60 mm和施氮量120 kg·hm-2、灌溉量 30 mm 和施氮量 150 kg·hm-2,其产量分别为 4 810。96±551。43、5 378。06±768。86 和 6 421。33±454。09 kg·hm-2。

    APSIM-wheat模型气候年型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管理模式

    硫酸铜胁迫对小麦种子淀粉分解、抗氧化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许世初梁丹丹邹帆屠钰欢...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Cu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机制,采用水培法,在1/100的MS培养基里加入不同剂量的CuSO4[0(CK)、30、60和90 mg·kg-1],对小麦进行浸种和幼苗培养,测定小麦种子、幼叶及种子根的生理指标和生长参数。结果表明,与CK相比,CuSO4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粒分解速率、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种子萌发后,种子根内SOD、CAT和POD活性均随Cu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呼吸脱氢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2-·)含量和H2O2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小麦幼苗在CuSO4胁迫下Cu主要积累于种子根内,导致根尖有丝分裂明显受阻,使株高、根长、种子根数量和植株干重均显著下降。综上,Cu2+对小麦幼苗的毒害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效应;Cu2+通过降低小麦种子萌发阶段的淀粉酶活性抑制淀粉分解,引起氧化损伤,最终阻碍幼苗生长。

    小麦种子硫酸铜抗氧化特性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青稞生长特性、叶片碳氮平衡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闫佳会翁华何涛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青藏高原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青稞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0%、40%和100%,分别记为ORF0、ORF40、ORF100)处理下青稞品种昆仑14号生长特性、叶片碳氮平衡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ORF0处理相比,ORF40处理下青稞的根系长度、老叶碳氮比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及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变化不显著;ORF100处理下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根系长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新叶的碳氮比显著提高。与ORF0处理相比,ORF4 0处理的老叶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苗期至扬花期分别增加1。18%~2。53%和17。39%~39。40%(P<0。05);ORF100处理的新叶和老叶GOGAT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GDH活性显著降低。ORF40处理的新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抽穗期和扬花期均高于ORF0处理,新叶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在苗期至扬花期显著增加,增幅22。22%~35。29%;ORF100处理的新叶和老叶GS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与ORF0处理相比,ORF40处理下青稞根长和株高变化较小,叶片拥有更稳定的碳氮比,且老叶中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增加,新叶中GS活性和GOT增加,ORF40处理的新叶与老叶都保持了一定的氮代谢能力,其中老叶的氮代谢能力更为稳定,说明适宜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青稞植株稳健生长和碳氮代谢。

    青稞有机肥替代生长特性碳氮比氮代谢酶

    河北旱碱麦不同生育时期气候变化及对产量影响的双重量化分析

    秦俊灵索春男任妙春李琛...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河北旱碱麦不同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旱碱麦产量的影响,选取2009-2022年旱碱麦主产区气象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利用四分位和气候倾斜率等方法对旱碱麦不同生育时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再采用二次曲线法分离气象产量,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不同生育时期气象因子对旱碱麦产量影响的双重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旱碱麦各生育时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均有明显的分布规律,而降水量变化较大;(2)旱碱麦不同生育时期各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3)经单重量化分析,对旱碱麦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在播种期、分蘖期、越冬期和抽穗期均为降水量,出苗期和灌浆期均为日照时数影响最大,返青期为平均气温,拔节期为最低气温;(4)经双重量化分析,对旱碱麦气象产量影响排名前五的气象因子依次为分蘖期降水量、越冬期降水量、分蘖期最低气温、拔节期最低气温、抽穗期降水量。因此,河北旱碱麦种植应根据生育期降水情况采用保墒、灌水等水分管理措施,同时预防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的低温危害,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和高产。

    旱碱麦气象因子气象产量灰色关联度量化分析

    粮草兼用型青稞新品种—甘青11号

    徐冬丽胡再青王国平周喜荣...
    138页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

    俞华林杨继忠魏孔梅赵宝勰...
    139页

    耐盐抗寒节水丰产旱碱麦新品种—沧麦16

    王伟伟邹景伟张玉杰罗政辉...
    140页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

    黄廷芝王志龙乔祥梅程加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