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范文南

月刊

1002-2953

msdg3151@163.com;msdg3151@yahoo.com.cn

024-23833151;23419510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北街29号

美术大观/Journal Art Panoram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强调群众性、知识性、学术性与时代精神,为繁荣美术出版事业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错银铜双翼神兽与阿契美尼德金饰:跨文化互动个案研究

    华夏孟刚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中山国错银铜双翼神兽与阿契美尼德金饰为个案,探讨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互动、艺术相似性和文化交流路径.这些相似性可能通过草原游牧文化及早期丝绸之路传播产生,也可能是相似环境下独立产生的平行演化结果.研究展示了中山国如何在融合外来元素的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而为理解中国北方与外来文化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中山国阿契美尼德艺术跨文化互动双翼神兽平行演化

    绘画作为"田径运动"——培根、德勒兹与阿甘本

    张晨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作为"田径运动"出自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的第三节,在其中,德勒兹结合培根的具体作品,展现了发生在绘画之中的"运动",并与书中随后抛出的"无器官的身体""图表"等著名概念构成关联.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细读该部分文本,同时连接德勒兹《差异与重复》以及德勒兹与加塔利合著《千高原》《什么是哲学?》等其他著作,一方面尝试较为全面地显现德勒兹围绕绘画所建构的艺术理论谱系;另一方面经由从德勒兹到福柯、尼采而至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运动",深入理解其与艺术密切相关的"身体""力量""感觉"诸概念,并引用阿甘本对德勒兹最后一篇文章《内在性:一种生命……》的评述,将德勒兹所创造的身体理论与生命哲学引向对于"生命政治""姿态"等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于现代艺术史书写的批判反思.

    绘画身体生命运动艺术史

    《艺术批评史》1964年意大利文版前言

    内洛·波嫩特邵宏毕罗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美术史研究的入门读物是尤利乌斯·冯·施洛瑟1924年出版的《艺术文献:近代艺术史文献研究手册》(Die Kunstliteratur:ein Handbuch zur Quellenkunde der neueren Kunstgeschichte,Wien),与廖内洛·文杜里 1936 年出版的《艺术批评史》(History of Art Criticism,New York).《艺术批评史》的出版标志着作者从理想主义类型的理论教育转向对纯粹可视性方法的探讨.艺术批评史是以一种解释性的方法论对艺术作品作出价值的探求.艺术史这一被文杜里认作等同于艺术批评史的学科,不再仅仅被人们理解为风格的比较与可能的重构文献学文本.

    廖内洛·文杜里艺术批评史方法论

    挑战艺术史传统方法论——诺曼·布列逊的符号学艺术史研究范式

    胡深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欧美"新艺术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诺曼·布列逊的符号学艺术史研究范式尚未受到重视.布列逊认为,以往的艺术史研究总是倾向于把绘画视为一种视知觉的再现,这不仅阻碍了我们对绘画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也不利于推动艺术史研究的发展.鉴于此,艺术史研究必须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去探索绘画那鲜为人知的一面.布列逊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地借鉴符号学的方法论来建构一种全新的艺术史研究范式,以改变艺术史研究在整个人文学科研究中的"落后"局面.可以说,布列逊所倡导的符号学艺术史研究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绘画的传统认知与理解,也可以为当下的跨学科和跨媒介艺术史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观念.

    诺曼·布列逊艺术史研究范式绘画符号视觉性

    作品选

    封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