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牛克诚
    1页

    投稿说明

    2页

    新年寄语

    《美术观察》编辑部李方红
    4页

    传统画学的当代阐释及运用

    缑梦媛
    5页

    辩证思维与当代中国画学——专访刘曦林

    李乐然李方红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已经存续千年,在当下重新探讨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之时,首先,必须对传统画学的基本概念、术语等内容逐一厘清.其次,要正确理解画学观念在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演化现象.再次,要辩证地观察西方绘画对于中国绘画、画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客观、有效地重新构建当代中国画学体系,正确地把握中国画美学思想,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画学中国画品评中国画观念画学体系

    古代文人论考据图像

    余辉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文人如何"论画"即"解画"的观念和方法鲜被关注,本文从晋唐"解画"之说、宋元"破意"之法和明清"解画"之争三个方面讨论了古代文人鉴识、分析图像的千年历程."解画"一词出自南朝,为后人阐释画面的内容和意涵留下了极为重要的议题,对绘画作品全方位、综合性的"解画",超越了对绘画风格的一般性认识,形成了考据古画图像的基础.

    解画破意图像考据论画

    "三理"与中国传统画学的写形观念

    顾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表征的理论系统,俨然建构出自主的"三大体系",我们应努力去发掘、阐释并实现创造性转化.而作为理论基础的"话语体系",由造化、心源、传统与笔墨、写意构成基本范畴,进而延展出观察、塑形、置陈布势、意境等一系列关乎"技法"的写形观念,它既是"形而上"画理的衍化,更是"形而下"画法的直接引导.中国传统画学"写形观念"是对对象"物之理"的观察,不单纯依赖眼睛,还要有"心观".画家要用"情理"调动全部感受力量与精神力量去接触与体验客观对象,对象的生命被链接,认识的力量将物我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意象"在过程中得以凝练并生发,进而以约定的"笔墨语言"并依据"画理",实现画面意境的最终表达.

    中国传统画学写形观念三理

    试论"图像文献学"的构建

    陈野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献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领域和基础支撑,目前一般所称之文献学,往往指有关中国古代文字体系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古典文献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训诂学、校勘学、版本学等分支,又与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具有追溯学术渊源、考察学术流变、区辨学术派别等功能.借鉴文字体系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依循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绘画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尝试开展"图像文献学"的研究和建构,可为基于绘画艺术发展的内部性建立本土化的艺术学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文献学学科建设,提供分支学科的学术资源和基础.

    古典文献学图像文献学艺术学学科体系

    从史源出发:传统中国画学的现代转化问题

    张长虹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国画学如何进行现代转化,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到史源,找出史料的最早来源,搞清楚编撰者在哪些地方做出了改动,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类改动.而在画史文献史料解读的过程中,对于专业术语的考察,也是重要的一环.回到史源,揭示专业术语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厘清其确切的意涵以及后世所附加的意义.

    中国画学转化史源专业术语

    从"意象"思维到审美共同体

    李春阳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美术以"立象以尽意"为宗旨,以"因心造境"为手段,由自由的观看方式、主观的造象手法,以精神类型之表达形成其风格系统,合而成之,可概称为"意象"艺术系统,或"意象"思维.汉字书法于中国画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人不会离开汉字谈论绘画,也不会离开书法看待中国画.汉字如有力的手,始终紧扣着绘画与语言.中国文化的核心密码存在于汉字当中.汉字通过抓牢语言或超越语音之上,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政治格局,汉字通过抓牢绘画,奠定了中国人基本的视觉审美趣味.儒道释信仰和传统文化的种种观念,浸淫于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寓无形于有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个审美共同体——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理解中国画,并从这个角度看待中西绘画的差异.

    意象汉字汉语笔墨思维审美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