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罗伯特·平卡斯-维滕的后极少主义观念

    张佳伟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着极少主义的路径发展出后极少主义.罗伯特·平卡斯-维滕将后极少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涵盖了 1966年至1976年之间美国对形式价值欣赏转变的历史.后极少主义与极少主义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和区别.后极少主义以过程艺术为基础,保留极少主义的理性原则和观看方式.不同的是,艺术家进一步关注材料和技术,扩展了极少主义对抽象和匿名的兴趣,试图在冷漠、理性的图形中重新加入艺术家的个人情感.随着后极少主义的发展,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阶段,艺术界与批评界发出艺术终结的呼声,多元主义时代到来.

    后极少主义过程性认识论身体艺术概念剧场

    论西方当代设计批评现状

    李传文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工业化以来的百余年间,西方批评观念的发展始终处于对新的生产方式、美学范畴和批评标准的不断探索之中."二战"后,西方在现代设计不断深入发展的基础上,设计批评有了更加成熟的发展,批评的广度与深度、原则与标准不断拓展.时至今日,批评的观念被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责任、生态平衡和伦理道德的背景之中.在继承近现代设计批评传统的基础上,在当代哲学观念与社会思潮的综合性影响下,西方当代设计批评在批评的模式与方法上呈现出明显的当代特色,这在物质文化、女性主义及工艺复兴的批评实践中都有十分明确和突出的表现.

    西方当代设计批评《设计问题》物质文化工艺复兴

    释放历史的光芒:以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图书馆建设为例

    张坚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双一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和实践艺术类高校学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之道,在发掘、梳理馆藏学术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历史文脉,通过多样化和国际面向的文献整理、研究以及数据库平台建设,驱动图书馆形成一种主动型的学术服务观念和运作模式,发展和壮大基于图书馆自身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能力,培育研究型馆员,并在整体上带动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完善.

    学术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历史文献资源

    当代时尚美学批评标准的新视域

    孟少妮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时尚美学的衡量标准以及评价体系存在的盲目跟风、脱离现实需要以及批评多元化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当代时尚美学批评的五种主要批评标准,即"好的批评"标准、人本主义批评标准、时尚审美批评标准、时尚消费批评标准和时尚经济批评标准.同时基于与时俱进的时尚审美取向,要求个体保持独立的思维和包容的思想,对时尚美学作理性分析和判断,进而在合理的取舍中塑造自主、独立的时尚美学批评标准,以探讨多样性和多元化标准共存的当代时尚美学批评标准新视域.

    好的批评人本主义批评时尚产品时尚消费批评标准

    理念逻辑前置——概念艺术的先锋性与当代绘画的数字化

    陆凡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提出的"现成品"概念,标志着20世纪艺术界的重大转变.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杜尚关于现成品的激进想法已经扩展到由算法和人工智能系统产生的艺术.这种"后制品"(postproduction)探索了艺术和技术的交叉点,挑战了传统艺术生产的概念,并重新定义了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与观众的角色.

    现成品杜尚数字时代当代艺术

    数字技术与舞台美术的交互研究——以粤剧为例

    许哲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台美术伴随着戏剧的存在而逐渐发展成熟,而未来数字化的舞台美术将是舞台美术设计新的发展方向.粤剧的舞台美术采用新时代的演绎方式,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打造科技+文化双引擎,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多种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粤剧舞台美术数字技术

    以古为今——王振德忆花鸟画家张其翼

    张天漫
    109-115页

    黑白相宜自天然——殷会利的焦墨艺术

    张博许向群
    116-122页

    真实的价值——杨北辰与超写实木雕创作

    李庆利郅敏
    123-127页

    江南墨韵——评李春林的水墨艺术

    郭泉
    128-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