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牛克诚
    1页

    投稿说明

    2页

    新质生产力与艺术

    缑梦媛
    4页

    "先立后破"、雕塑创新与艺术的"新质生产力"

    焦兴涛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先立后破"为处理存续和创新、现状与未来、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提出了路径和方法.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同样需要"先立后破".以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为例,指出艺术创新的"先立后破"表现在艺术领域内部和艺术与社会关系两个方面,揭示了艺术的"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推动,是一个不断经历"先立后破",并在延续和拓展的博弈中逐渐获得共识,成为艺术推动想象力生产和艺术创新的源动力的过程.

    先立后破艺术的新质生产力艺术创新雕塑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设计学科基础与实践路径

    董占军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设计学科应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自觉融入数字文化与数字经济浪潮,加速设计全领域变革.通过艺科融合、交叉发展,积极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架构,激发新质生产力,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科学技术发展、创新人才供给提供智力支持.

    艺科融合人工智能设计学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打开美术创作新天地

    夏燕靖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打开美术创作新天地,是提升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不仅改变着艺术生产方式,又促进着艺术生产业态的发展,以及价值链的优化.因此,倡导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注入美术创作,意味着人机协作、智能化协同在艺术创新领域的新实践: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对美术创作文献与图像资源的选择能效发挥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数智技术与美术创作(包括创作团队)深度合作,对于促进美术创作的品质提升,实现作品多样性表达具有更多的效能.这就要求高质量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使之对美术创作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新质生产力美术创作AI技术衍生新质视觉生产力

    在自足与内省中迭代延展——美术中的新质生产力及其未来走向

    于洋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对重新理解美术学科的时代属性和跨领域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与要求.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艺术史发展规律,昭示出艺术学科新质发展的动力来源.本文从"作为生产力的视觉艺术"这一命题出发,阐明生产力从传统形态到新质形态的转型,决定了视觉艺术生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性,及其在当下与未来可能做出的社会贡献.继而提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美术,只有保持艺术科学领域内部的自信自足,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与图像资源,最终实现视觉艺术生产的新质跨越.

    新质生产力美术视觉艺术艺术科学

    在高技术与低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艺术

    陈岸瑛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本文从艺术分类、艺术现代化等角度,对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展开辩证思考.造物艺术与表意艺术有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与科技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对造物和表意艺术中的低技术与高技术需辩证看待.前现代社会留下的低技术艺术,有其独特的当代价值.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高技术与低技术艺术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造物艺术表意艺术低技术高技术新质生产力

    春从天上来——华冠为蒋因培绘《香婴室图》题咏探析

    万新华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嘉庆十八年(1813)春,蒋因培以"安妃降事,五香馥芬,如烧香婴气"语意邀请锡山画家华冠绘制《香婴室图》,表达对新姬董姝的浓浓情意.在后来几年间,蒋因培邀请文友于其上题诗赋词,扬风扢雅,相生相发,建构出有情味的图文互动体系,进而汇聚成一则丰富多彩、生动多元的关于情话的观看文本.

    蒋因培董姝《香婴室图》题咏

    任仁发《秋水凫鹥图》与元初绘画的发展

    徐凯凯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秋水凫鹭图》为元初松江画家任仁发的花鸟画名作,在过去的研究中,虽有不少学者引述此作,但并未开展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将《秋水凫鹭图》置于南宋至元的花鸟画发展脉络中,能够展现出其相当重要的画史意义.这一作品的主题、技法及风格等,均展现出元初画家任仁发对南宋院体画风的继承,此观点显然打破了元初绘画处于单一的、复古潮流笼罩之下的习见.

    任仁发《秋水凫鹥图》画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