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

李一

月刊

1006-8899

meishuguancha@sian.com

010-64813419 64891166-2429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

美术观察/Journal Art Observa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美术史论》(1981)。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视域下设计的两极化未来

    侯锐淼吴乐冰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正在深刻影响并重塑设计行业.本文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为现代设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它将如何重新定义设计过程、实践和理论,探讨AI取代设计师的可能性,以及设计师应当如何化解AI冲击,使之为己所用.设计的未来发展呈现出一种矛盾态,即同时显现出个性化与趋同化、大众化与精英化的趋势,设计师也面临被AI工具异化或成为真正"二阶设计师"的两极可能性.本文提出设计师与AI共生的可能路径,在灵感补充、决策加强、个性化设计等方面实现互补,并呼吁设计学科建立新范式,设计师重申自身优势,保持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潮流,在新时代赛道上延续其独特价值.

    人工智能设计转型具身

    新世纪以来数字动画对中式美学的应用与转化

    辛姣雅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中式美学元素已成功融入数字动画创作中,呈现出独特的现代魅力.数字动画作品不仅在视觉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现代动画技术,创造出既现代又传统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叙事、角色塑造以及象征与隐喻的使用上深刻体现了中式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数字动画中国动画中式美学

    幻境的力量:环境示能视角下游戏场景对城市形象的传播

    刘鹏宇张辉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在的电子游戏场景不仅起到背景道具的作用,而且更具现实世界的人文地理学要素.环境示能视角为理解游戏场景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理论支点.本文通过分析游戏角色的特征与环境示能的相互作用、游戏场景的直接示能与间接示能,以及游戏中的文化内涵传达来揭示游戏场景对城市形象的内隐与外显传播机制,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游戏场景在传递文化价值和塑造城市形象方面的潜力,不仅对游戏设计师和开发者具有启示意义,也为设计学视角下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环境示能游戏场景城市形象

    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展示交互设计——基于大英博物馆案例的研究

    王巍麻敏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数字时代,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交互设计,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加有趣、交互性更强的展示体验,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博物馆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同时,交互设计还能帮助博物馆收集参观者的信息,并对展示内容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因此,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创造出更好的参观者体验.

    数字时代交互设计大英博物馆

    中国水墨画在全球展览中的机遇与挑战

    张旖文武金勇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水墨艺术作品获得国际认可之路并非一马平川,且在现有的学术文献中,针对它在全球展览背景下的研究仍显不足.19世纪以来,全球性展览活动包括世界博览会与艺术双年展等的兴起,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舞台,也在中国水墨艺术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种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汇聚了艺术史学、文化研究学以及博物馆学三者的融合地带,通过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全球性展览是推广中国水墨画的重要媒介.

    跨文化交流艺术展览水墨画艺术传播学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美学传承对当代服饰绘画发展的启示

    蒋彦婴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业升级,以服饰绘画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绘画形式快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其创作表现出绘画性审美与设计审美交融互鉴的特点.在多元文化交汇碰撞的当下,如何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古开新,为当代服饰绘画的创作提供审美经验与技法,对于新绘画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创作者的文化认同具有引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时尚产业发展融入凝聚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活力.

    中国古代人物画服饰绘画时装画

    那山、那海、那人

    陈坚
    134-145页

    "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对中国油画阳光感的发掘与表现

    尚辉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是中国"五行"文化的视觉表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观察和表现色彩的感知方式.油画引进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色彩表现上也受制于这种民族色彩的感知的限度,在油画色彩表现的调性与光感敏锐度上均呈现了某种难以克服的惰性.本文通过对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的研究,发现这个来自阳光炽热的油画群体在色彩表现上的独特风貌,这些画家笔下的色彩调性与主观想象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阳光感,他们对中间色的弱化以及由此生发的对高饱和色彩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色彩的主观强化.正是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对中国油画色彩表现是有新突破的.

    中国油画"北回归线"油画群体色彩语言

    韵律与意趣——评高卉民的大写意花鸟画

    刘锦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是中华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的意境营造的深入考察,笔者认为他的绘画呈现出了东北荒寒、雄浑的意境,其作品创作承续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提供立足于地域性的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路径.当今,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对大写意绘画发扬光大.

    高卉民意境大写意花鸟

    烂漫山河 从心出发——姚思敏的山水写生世界

    代国娟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四川这片充满自然神韵与人文底蕴的土地,为山水写生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成长于四川的画家姚思敏,通过深入研究并继承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将写生与笔墨交织,构筑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蜀地画卷.本文通过分析姚思敏山水写生的独特视角、笔墨技法、人文内涵等,揭示了姚思敏的写生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再现,更是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深入探索.她善于捕捉自然中的微妙变化,给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赋予生动的气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变化,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山水画姚思敏写生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