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

半月刊

1674-9286

msjyyj@163.com

0551-2631597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12楼c座

美术教育研究/Journal Art Education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涡纹的起源及其象征含义

    刘芷萌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古老的几何装饰纹样之一,涡纹广泛分布于陶器、青铜器、玉器乃至古人的日常服饰上.它独特的魅力及其代表的生活与审美趣味穿越千年,经久不衰.这类圆圈状纹样在不同的文献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关于涡纹究竟源起于何物,它的旋涡之中到底藏有怎样的深意,不同学者提出了如"水纹说""火纹说""娲神说"等推测.梳理各家观点,有助于了解中国史前至商周时期的涡纹发展概貌;拓展研究视野,则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涡纹古文字原始信仰彩陶

    手卷观看方式与画面内容的互动关系探究

    李音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手卷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而且其独特的观看方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手卷观看方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多个维度探讨手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系,以手卷形制的起源与画面表现形式为基点,探究传统手卷观看方式的互动性,讨论手卷中文字内容与人物形象对观者的视觉引导作用,有助于剖析传统手卷观看方式与内容的深层互动关系,揭示手卷形制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从而为当代艺术展览中手卷形制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中国画观看手卷内容互动

    从金石拓印到版画创作

    石子源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石图像复制对于人们传播和研究金石学有重要作用.拓印技术除了常出现在史学、书学研究中,与艺术学中的版画也有着紧密联系.传拓凭借其鲜明的民族性和真实还原对象的特点,受到版画创作者的青睐.众多当代艺术家将拓印技术与个人创作相结合,使现代拓印版画融合浑厚的金石刀笔之味、浅浮雕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传统技艺,在版画艺术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传拓缩摹版画

    安东尼·葛姆雷绘画作品的空间性与"空间"的关联

    王奕斐刘春尧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当下广泛运用的公共艺术,分析安东尼·葛姆雷绘画作品中线条、明暗、颜色与留白带给观众的视觉体验,探讨如何打破传统绘画的体量和形式,从二维绘画到三维空间作品的转变对公共艺术展示方式、情感传达的影响与启示,有利于将它们自身的属性和意义展示给更多的受众.

    安东尼葛·姆雷绘画空间公共艺术

    当代艺术中时间美学的呈现与嬗变

    郭容华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诸多艺术家将时间作为一种创作手段,从不同维度探讨时间的复杂性、差异性、多样性,在艺术实践中突破了现代统一标准的时间秩序.结合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罗莎琳·克劳斯等评论家的观点,分析相关艺术创作中的时间尺度可知,这些作品表现了时间感知审美意义上的多元性,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维度的时间体验.

    当代艺术时间美学感知

    《八十七神仙卷》的用线艺术探析

    陈利利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将线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描绘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情感,依据用笔变化塑造对象的造型,具有以形写神的特征.立足实践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感受,以《八十七神仙卷》经典作品为切入点,深层次解读其图像内涵,探讨传统人物画的线条艺术表现与造型特征,展现人物画中线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探寻传统人物画对于当下人物画创作的意义与启示,从而更好学习人物画的造型方式.

    线条用笔中国人物画造型八十七神仙卷

    担当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

    曹榕娟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重在意境,担当山水画的意境美体现在其画中的气韵美、空灵美和诗意美三方面.担当借笔墨技法精妙地展现了山水画中的骨体美感,同时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意韵,这正是其山水画气韵之美的精髓所在.空灵是展现山水画意境的关键要素,担当巧妙地运用空白、营造荒寒意境,彰显了山水画的空灵之美.山水画历来追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实质上是在追求画中蕴含的诗意之美.担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将满腔的热情与对生命的深刻体悟融入山水画,向观者娓娓道来.

    意境气韵空灵诗意

    中国山水画中的石头造型探析

    关金船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头的经营与组合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骨架.历代山水画大师往往各自形成独特的石头造型样式.同时,树法与石法面貌各异但原理相通,共同揭示了中国绘画造型的奥秘.在表现石头造型时,对立体感与平面感平衡的把握尤为重要.历代山水画家对此形成了不同的绘画特点.中国山水画是"道"的载体,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通过以石营造意境、表现主观情感.

    石法造型样式气韵生动

    江西新余夏布绣审美特征探析

    王彦韬
    43-4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布绣是一种以夏布为绣地材质的刺绣产品,从民间麻布刺绣发展而来,早期多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日用品之中,点缀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今,通过传承人的不断努力发展,夏布绣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深入探究夏布绣的审美价值,分析其绣地材料、绣制技法、装饰图案等方面,探寻其传达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新余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布绣材质技术图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非遗传习基地建设研究——以连师专海州绣传习基地为例

    郁丹妮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成为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州绣传习基地为例,探讨高校非遗传习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能够为其他高校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产教融合高校非遗传习基地海州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