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术馆展览视觉图像信息传播研究——以十大美院联展清华展区"未来能见度"为例

    陈艺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馆视觉图像信息的传播是复杂多样的,其融合了马莱兹克模式的互动视角与罗斯观看法,受社会环境、传播者、受众、媒介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时深刻体现在观众借助技术、权力与知识网络对图像信息的解读与体验中.文章试图建构美术馆视觉图像场域,深入探索视觉图像信息的有效传播机制:以美术馆展览为核心,结合美术馆的视觉环境、图像信息的呈现与视觉叙事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新美术馆理念,探究美术馆展览如何为观者建构图像信息的传播模式,从而满足作品本身的图像意义以及观者的体验感受,达到真正的视觉图像意义构建.

    展览视觉图像传播美术馆

    基于博物馆陶瓷展陈的景德镇与斯托克合作研究

    余上丰军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展陈是跨国、跨城市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平台.文章对我国景德镇市与英国斯托克市的概况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两市博物馆及博物馆展陈的演变历程和理论内容,研究基于博物馆陶瓷展陈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要点和保障措施,以期有序推动交流合作,实现各地区间文化的顺利交流.

    交流合作机制政策文化博物馆陶瓷展陈

    异托邦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异质化空间分析

    信璟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意象特征为研究对象,从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出发,拆解其空间理论的六种形式,探析中国古典园林异质化空间的具体特征:其一,分析异托邦空间的六种特征和形式与中国古典园林不同类型空间形式的对应关系;其二,将园林的构成元素、造园手法和异质特征与不同空间的异质性对应,最终得到异托邦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园林异质化空间的四大意象,即"往复交替-虚实相生-时空转化-无穷意境",它们正是园林在社会空间意象上的异质化特征体现.

    异托邦古典园林异质化空间

    当代艺术视角下大漆艺术的转型发展探究

    刘娅煊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漆画作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技艺与文化内涵.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大漆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应用实践使传统工艺逐步进入当代艺术创作的范畴.在此过程中,大漆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和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艺术家不断赋予大漆这一古老材料媒介新的艺术内涵与语言,构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创作.大漆以独特、开放、包容的特征展现出中国传统材料在当代艺术视角下的独特魅力,构建出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语言体系.文章主要探讨当代艺术视角下大漆艺术的转型发展与文化符号.

    大漆艺术当代艺术转型发展材料创新文化符号

    区域文化视角下广西水彩艺术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探究

    曾嘉睿范亚杰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水彩艺术创作从创作题材、绘画语言、艺术呈现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艺术群体开始关注区域艺术特色,利用区域文化具有地域性、标志性和传承性的显著特点,从自身区域文化中汲取创作素材,创作出极具地域色彩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受现代化的影响,区域文化发生了转变,文章主要探究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利用好广西区域文化,为水彩艺术创作创造更多可能.

    广西区域文化水彩现代化

    知觉与审美——读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有感

    王小雅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贡布里希的《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对知觉与审美的内在关联进行探讨,旨在阐明秩序感如何通过知觉系统在审美活动中发生作用并激发审美快感.贡布里希提出,秩序感是生物体在生存斗争中发展出来的在知觉过程中进行预测和修正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秩序感理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审美中的多样性统一原则,展示知觉系统如何影响审美体验.

    E.H.贡布里希秩序感知觉审美体验

    从歇斯底里症到"症状"美学——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图像理论

    郭舒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理论揭示了图像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为当代图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症状"性视角.该理论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其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于贝尔曼从"症状"性视角揭示了图像中隐含的多种意义与历史记忆.文章旨在分析于贝尔曼"症状"理论与歇斯底里症之间的关联与发展,并进一步研究于贝尔曼如何将精神分析学中的"症状"概念运用至图像研究领域中.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图像学症状弗洛伊德

    俄罗斯风景油画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探析

    朱雨轩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风景油画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自然观念、理想信仰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国家认同.文章从俄罗斯风景油画的起源和发展出发,深入探讨俄罗斯油画作品的民族文化特征与人文精神体现,以期增进观众对俄罗斯风景油画的理解,为油画艺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俄罗斯风景油画民族特色人文精神

    石涛"笔墨当随时代"思想刍议

    白继军田蕾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涛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画家,他人生经历坎坷,画风抑郁沉雄,笔墨洒脱不俗,所画山水无定姿,无常态,构图善变,意境高奇.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绘画理论家,撰写的《画语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专著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观点表现出特有的反叛精神,反对画坛主流刻意仿古的风气.他在晚年为刘石头所作画作中却出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论画之语,似乎与他的画学思想和绘画实践背道而驰.文章对笔墨的发展脉络、石涛的画学渊源和画跋原文等进行梳理,探寻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本意.

    石涛笔墨"当"

    表现秘境云南的绘画图式研究

    汪钰双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分布最广的省份,民族题材绘画作品丰富多样.研究秘境云南绘画中的图式有利于凸显云南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俗和地域特色,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绘画形式,为该地区绘画创作开辟新路径.文章通过解读以秘境云南为主题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分析表现秘境云南的绘画图式的特征,从艺术角度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秘境云南绘画图式艺术价值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