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劳动者绘画形象风格及演变探究

    何湛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发生重大变革,女性劳动者的绘画形象风格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女性劳动者绘画形象延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审美倾向,仍旧强调劳动者坚韧、辛勤和付出等特质,作品风格偏向写实主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劳动者绘画形象开始呈现多样性特征,作品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包括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在内的多种创作元素,传递出时代背景下创作者更为复杂的个人思想和情感.同时,一些女性创作者开始崭露头角,她们通过对自我表达的探索使这一时期的女性劳动者绘画形象变得更加多维,反映出当时社会各层面文化观念的转变.

    女性劳动者形象改革开放绘画风格

    变形与抽象的区别选择——乔治·勃拉克风格变化研究

    雷子凌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处于极为复杂的变革阶段.文章以乔治·勃拉克的个案研究为线索,以勃拉克个人的创作经历及其与毕加索的合作事例为论据,研究立体主义运动中"变形"向"抽象"转变的过程,辩证看待各个现代主义流派间抽象程度的细微差异,讨论抽象主义(狭义抽象)与抽象概念(广义抽象)的区别及其演化过程.

    乔治·勃拉克立体主义变形抽象抽象主义

    民族形式的绘画语言——董希文《哈萨克牧羊女》的图像内涵与文化价值

    王润鑫齐雪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我国20世纪初期的艺术思潮演变,聚焦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尝试感悟董希文在西行考察过程中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创新民族叙事艺术表现方式,探索绘画创作中的民族形式,同时以《哈萨克牧羊女》一画为切入点,探讨美术思潮、艺术实践及民族叙事的深刻关联,思考此画背后蕴藏的图像内涵及文化价值.

    《哈萨克牧羊女》董希文民族形式绘画语言

    黄胄新疆题材美术创作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吴强杨欣婕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胄的新疆题材中国画作品不仅深刻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民族精神,而且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成功传达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创新能力,而且在思想上体现了深刻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文化认同观.黄胄的艺术创作不但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疆题材黄胄美术创作共同体意识

    吴冠中油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深度探究

    李波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思考.在构图、笔触和色彩上,他都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他巧妙地融合中西绘画的精华,作品不仅采纳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技巧,而且深深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精神.这种艺术上的跨界融合旨在推动油画艺术的本土化,体现出强烈的现代人文气息.吴冠中的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为中国油画艺术打开了新的视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创作理念的内涵.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探索,更是对中西文化深度结合的体现,展现了画家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跨界的艺术实践和勇敢的创新精神无疑为中国油画艺术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吴冠中油画形式语言中西合璧

    革命主题下的"英雄式"拟古——新古典主义时期《贺拉斯兄弟之誓》绘画语言再探

    甘熙媛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雅克-路易·大卫于1784年创作的《贺拉斯兄弟之誓》突破古典主义范畴,对历史题材展开探索,宣扬革命的战斗精神,画面语言中隐喻的情绪和力量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起到了间接的宣传和鼓舞作用.文章旨在分析和解读《贺拉斯兄弟之誓》的绘画语言,探讨大卫在异常流畅和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表达中如何将内容和形式巧妙融合,以及作为文艺复兴理论延续和演变的新古典主义绘画随着时代变迁该如何继续发展,揭示该时期绘画语言中隐喻的政治性以及绘画与政治、历史、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新古典主义绘画语言大卫英雄式革命性

    姜实节山水画艺术特点探析

    王丽静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实节是明末清初比较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家、诗人,为明末莱阳进士姜垛次子,他的山水画作品集诗、书、画为一体,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姜实节的家庭背景及师承交友展开分析,结合其存世作品分析姜实节绘画风格的成因,研究姜实节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不仅对梳理明清山水画渊源及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脉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研究齐鲁地域文化艺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姜实节山水画风格

    亨利·奥萨瓦·坦纳绘画中的《圣经》图像研究

    梁向伟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亨利·奥萨瓦·坦纳是著名的非裔美国画家,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了大量的《圣经》题材作品,作品主题多与逃亡、救赎、重生有关,内容则呈现出痛苦、治愈、冲突等复杂的精神性.文章主要对坦纳的《圣经》图像进行研究,旨在挖掘图像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及身份认同意识,并探讨这些作品中光的隐喻.

    坦纳身份认同《圣经》图像非裔美国美术

    高小华的单色油画世界——《画室》系列作品赏析

    徐路汪代明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格的独特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风格的多样化则是优秀艺术家的表征.文章以艺术学、图像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对高小华的单色油画系列作品《画室》进行分析研究,挖掘高小华油画作品写实手法下深邃、犀利的思想情感及其透射出来的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画室》是高小华油画写生创作中单色表达的最新力作,是他晚年追求学术性作品的典型.

    伤痕美术油画写生单色表达学术性作品

    论工笔花鸟画中的装堂表现样式衍变

    罗喜东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试图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历代花鸟画工笔形态中存留的装堂花遗风,总结工笔花鸟画中的装堂花样式衍变.重新审视与认知传统的视觉与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当代的生存体验出发,努力探寻二者的契合点,使传统工笔花鸟画得到新的延续,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换.

    装堂花工笔花鸟画样式风格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