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商周青铜器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赵婷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铜器纹样作为图形语言的一种呈现方式,是特定历史时期思想视觉化的表现,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这些纹样通过特定的审美规律将图形元素巧妙组合,使之形成全新的图形系统来传递信息.文章以商周青铜器纹样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青铜器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设计法则,总结和提炼青铜器纹样的再设计方法,为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商周青铜器纹样现代设计形式美法则创新

    乡村公共空间家具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陈婕娴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于乡村公共空间家具设计的模块化研究.首先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家具设计的需求,然后结合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适用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家具模块化设计策略,以期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升乡村环境的整体品质.

    乡村公共空间家具设计模块化

    从融合到超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设计形态的数字转型

    王立东薛敬轩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是设计生长的土壤,而设计作为生产社会化的产物,也在不断地重塑社会.如今,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创新推动着社会进行结构性转型,导致媒介化社会中的设计事件层出不穷.媒介通过信息景观的形式渗入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维路径中,通过物质与非物质设计的融合,延展大众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当前,社会结构正从媒介的自我殖民转向更多的数字原住民,未来的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设计形态会转向何种状态,设计视野会如何转向都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基于何处,媒介化社会触发的设计形态转变都不容忽视.研究媒介化社会背景下设计研究视野的信息化转向,成为设计理论发展的新契机.

    媒介化社会数字转型设计形态

    互动装置艺术在城市滨水公园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韩璘兰心蕊孔雯琪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的滨水公园中,以人为本的互动装置艺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文章旨在研究互动装置艺术融入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应用,让自然之美的滨水景观与互动装置艺术在公园内组合碰撞,探讨二者在节约用水、雨水处理、植物生态、配套设施方面能否产生功能性火花,提升市民的沉浸式体验感.文章以长春市水文化生态园为例,分析互动装置艺术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保留城市历史文化、优化艺术产业结构方面的积极意义,得出互动装置艺术能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公共空间活力,激发人与场所有效对话的结论,为国内其他地区的滨水空间互动装置艺术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互动装置艺术滨水公园以人为本

    中国传世名画主题的儿童绘本创作实践研究

    厉锐杨雅溶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世名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内容与艺术手法上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诸多领域的洞见,不仅仅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魅力,更是人们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宝贵资源.文章以中国传世名画为主题,通过分析国内当前儿童绘本的发展态势及其面临的问题,探讨中国传世名画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深远意义与功能,并以此深入探究如何以中国传世名画为创作灵感构建与设计儿童绘本.

    中国传世名画儿童绘本美育文化传承

    南京云锦典型纹样缠枝纹的包容性探究

    金晏如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缠枝纹作为南京云锦的典型纹样,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丰富.南京云锦在明代达到巅峰,贵为皇家服饰的专用品,缠枝纹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云锦制品中.究其原因,缠枝纹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首先,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缠枝纹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吸收了欧洲、亚洲其他地区的文化精髓,博采众长.其次,缠枝纹以茎为骨,串联主体花果和叶片,缠绕方式千变万化又繁而不乱.最后,缠枝纹华丽复杂,能够驾驭各种配色,适用于各种云锦织品,主次得当,小大由之.云锦与缠枝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缠枝纹南京云锦包容性文化图案

    生活·生计·文化:曹县江米人的符号重构与价值叠加

    董琦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县江米人作为流行于菏泽曹县乡村地区的造型类民俗艺术形式,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迁,在形态构成、题材表现、功能价值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符号作为信息存储和记忆的载体,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呈现媒介和表达情感的物质手段.民俗、民风、民情均在社会文化变迁中不断发展演化,曹县江米人艺术符号在社会变迁中得以不断重构,其承载的意义和价值亦在文化自洽中不断叠加.

    曹县江米人符号重构价值叠加

    晚清年画中迎接财神仪式的图像展演与叙事

    杨晶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神年画在晚清时期非常流行,其中,"财神到-迎接财神-发财还家"这一系列叙事性年画图像成为晚清年画叙事中固定的母题.年画中的财神形象与财富交换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价值观和权力结构.文章从图像与仪式的角度出发,考察迎接财神主题系列图像中的财富交换与赠予接受行为,思考财神超能力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现过程以及晚清年画中财神信仰的特别之处.

    年画财神仪式叙事

    征稿启事

    《美术文献》编辑部
    封3页

    作品选

    封2,152-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