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危机"的预言:康定斯基美学对现代主义绘画的批判

    李润超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定斯基指出了现代主义绘画潜在的危机——作品中内在精神的缺失.他认为现代艺术已被物质主义侵蚀,因此,其抽象美学以反对物质主义为出发点,强调绘画的精神内核.他从作品的形式与色彩两方面阐述对艺术的内在感受,在精神层面诠释了艺术作品的内在必要性,试图唤起人们对艺术的重新认识.

    现代主义绘画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内在精神

    关于艺术之大众性与精英性的思考——以《泉》为例

    孙佳妮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马塞尔·杜尚的《泉》以几近亵渎的玩笑之姿闯入艺术的圣殿之后,各种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便如火如荼地在艺术界铺展开来,然而,随着岁月长流,各种各样的争议亦随之而来.艺术是大众的还是精英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百家争鸣的艺术理论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马塞尔·杜尚及其作品《泉》为例,分析已有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著述,认为艺术同时具有对生活的日常性和超常性,其大众性和精英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此消彼长、合二为一的.

    艺术批评杜尚大众艺术精英艺术《泉》

    现代美术鉴赏的多元视角分析

    颜海文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多元化,现代美术创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美术的框架之内,而是呈现出多元化、跨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结合多元视角在现代美术鉴赏中的作用,如打破传统审美局限、揭示作品多层面意义、激发创作灵感,而后立足形式与风格、文化与历史、技术与材料、心理与情感、社会与政治等视角,探讨现代美术鉴赏方式,旨在领略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感受美术作品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印记.

    现代美术鉴赏多元视角

    图像学视域下《历代帝王图》冕冠附蝉形象的多层内涵研究

    古康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代帝王图》中的冕冠附蝉形象具有多层内涵,表层含义是其作为权力符号具有的政治象征意义;深层含义是其具有多元化的内涵,即作为一个变迁中的政治符号,存在过多种功能之间的转换,也曾经跨越传统性别界限,甚至被佛教文化借用.

    《历代帝王图》冕冠附蝉图像学

    《西园雅集图》女性形象的流变

    刘湘萍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集会活动的名称,故而雅集图中基本不会描绘女性.直至北宋李公麟绘制《西园雅集图》,女性身影才开始出现在雅集图中.随着后世摹本的增加,这些女性形象有了更丰富的变化.伴随着这些改变,女性在雅集题材绘画中的功能性也发生了变化,从孝德、规谏的象征者转化为雅集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暗示了潜在的女性观者的存在.虽然这些女性始终被局限在男性视域之中,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理想化的内敛、优雅的男性文人形象.

    《西园雅集图》雅集女性形象文人

    浙江省博物馆藏民国花卉人物纹果盘图像与功能溯源

    毕耜岩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女子抱婴这一传统图像题材中,最典型的图像莫过于一名女子身边环绕数名孩童,这寄托了人们对子孙繁衍的美好祈愿.不同时期女子抱婴图像中的服饰往往紧随流行趋势,然而浙江省博物馆藏民国花卉人物纹果盘中女子的穿着偏离了民国主流审美观念.文章将此图像与同一时期的图像进行比较,考证认为画中女子实为女仙麻姑,象征多寿;画面左侧小童牵鹿车,寓意多福;画面构图借鉴天仙送子图中的两仙一侍童模式,旨在传达多寿、多福、多子的寓意,与盘壁上的花果纹形成统一,这类"三多"图像适应了当时民众的审美情趣及消费文化.

    人物纹器物图像"三多"图像

    隋《张贵男墓志》书风渊源考

    吕银斐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隋朝国祚短暂,但其楷书在书法史中却起到了上接六朝、下启三唐的重要过渡作用.隋《张贵男墓志》以质妍兼备之时代新风成为文章的研究对象.文章先陈述《张贵男墓志》的概况,之后在书风源头及书风形成过程两方面通过和前代碑版志石作品的对比分析,对其书风渊源进行考证,旨在厘清《张贵男墓志》的书风渊源及其形成过程.

    隋代《张贵男墓志》质妍兼备书风渊源

    唐代及以前鞍马画形象之流变

    蒋欣礼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社会,马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历代名画记》虽记载了不少鞍马画名家,但许多画家真迹已然不存.文章在美术考古视域下对唐代及以前鞍马画形象的流变进行梳理分析,根据艺术学、历史学提供的研究方法,以《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为线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岩画、画像石、壁画等实物依据,论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鞍马形象的发展历程,确定各朝代鞍马画的风格,还原鞍马画画科的起源与发展面貌.

    《历代名画记》美术考古鞍马画起源

    《玉台画史》中明清女性画家鬻画经历及市场概况研究

    程仁煊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女性画家集聚的现象,形成了一种"才女文化".阅读《玉台画史》及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明清时期的女性画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曾有过鬻画经历.文章结合《玉台画史》等相关文献材料,整理明清女性画家的鬻画经历,探讨她们的社会特征及深层次原因,明晰明清女性画家作品的市场概况.

    才女文化鬻画《玉台画史》女性画家

    书于竹帛——战国时期楚帛书甲篇内容价值及书写艺术探析

    李洪生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楚帛书是战国时期最早书写在丝织物上的完整作品,其文字书写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所记载内容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意义重大.文章从楚国的时代背景出发,综合介绍楚帛书的基本情况,并对甲篇帛书的内容进行分析,在肯定其多重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讨论楚帛书甲篇的书写风格及其对当时字体演变的影响,以期更加全面地从文化视角看待甲篇帛书的意义.

    楚帛书甲篇帛书文化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