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研究
美术研究

邵大箴

季刊

0461-6855

010-64771021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美术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优秀作品及画家。读者对象为美术院校师生、美术专业研究人员及业余爱好者。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促与丰富——安徽南陵北宋管氏墓的空间研究

    孙千惠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南陵铁拐村出土的"安康郡太君"管氏墓墓葬等级较高,保存较为完整.本文在将其墓葬空间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对每一空间单元的内容和观念进行了讨论.从器物组成和摆放位置来看,南陵铁拐管氏墓在试图满足士大夫阶层理想丧仪规范的同时,运用个性化手段,力求对狭小的墓葬空间进行充分填充,体现了宋代丧葬艺术的世俗化色彩.

    宋墓墓葬空间南陵铁拐宋墓

    形式的自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画创作中的艺术现代性浅论

    宛少军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果从艺术现代性的视角来重新观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画创作,尽管那个时代还没有提出艺术现代性的理论问题,而且革命历史画所强调的叙事性特质似乎也不符合一般现代艺术的形式样貌,但这不妨碍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在现代性意义上进行实质性的艺术探索,并使得革命历史画具有了现代性的艺术内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画现代性

    降龙:中国1950年代的现实主义与奇幻想象

    吴雪杉
    78-84页

    中国人体写生百年历程中的观念递嬗与传播

    赵澄李轶南
    85-88,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体写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思想启蒙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文章从图像学、大量史料文献角度分析了中国人体写生历经百年浮沉,它冲破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儒家伦理观,其发展必然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写生体现了美术西画教学的科学性与审美性,它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变革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人体写生观念传播新美术思潮社会美育

    中国肖像油画展作品

    89-91页

    祝彦春作品

    祝彦春
    92-93页

    李洋作品

    李洋
    94-96页

    "界面"影像的生成:传统绘画与视听节目的媒介转换

    顾亚奇李笑颖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传统文化类节目《唐宫夜宴》《只此青绿》《忆江南》依托数字影像技术将一批古代绘画复现于视听媒介中.绘画在媒介转换过程中生成界面影像,以动态空间、行动场所与演员角色的身体在场形成交互,从而构成节目观看的审美趣味.在此基础上,界面影像的观看之道一方面延续传统绘画的美学范畴,另一方面也通过视听语言为绘画的现代转译提供了视觉表征.此外,这类节目借由界面影像赋予传统绘画以新兴的文化意涵,并以其视觉呈现的美学效果通达民族文化气象,进而激活观众文化记忆,塑造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

    山水画界面影像审美观看文化想象

    让水彩成为它"本来"的样子——对"学院品格"论坛提出问题的思考

    祝彦春
    106-108页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残荷

    王水清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残荷题材经历了从写实描绘的院体风格到表达秋景意趣的小写意风格再到抒发情感、凸显个性的大写意风格的演变.残荷题材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态形式上,更在于它引发的相应悲剧情感的美.寄情于残荷,表达或悲伤或寂寞、超然的情感.文人画家对残荷题材不是客观的描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表现,超越了题材本身.

    中国画残荷悲剧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