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查明深部煤层气成因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参数井解吸气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了二叠系下统太原组 8+9号煤层气体成分、含量和碳同位素等,结合热演化程度、含气性、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深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层气主要成分包括CH4、CO2、N2、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和 正戊烷,其中CH4 含量最高,体积分数在 75.98%~96.20%,平均86.49%;其他含量较高的为乙烷(平均 5.97%)、CO2(平均 5.18%)及丙烷(平均 1.24%),气体成分含量与浅部煤层气区块无明显差异.煤层气 δ13C1(CH4)分布在-51.9‰~-38.2‰,平均-42.84‰;δ13CCO2 分布在-8.6‰~-0.63‰,平均-4.66‰;δ13C2 分布在-27.36‰~-18.70‰,平均-25.27‰;δ13C3分布在-25.96‰~-14.69‰,平均-22.93‰,且煤层气主要为热成因气体;δ13C1(CH4)较浅部小,δ13CCO2 较浅部大.在平面上,从临兴地区东南向西北δ13C1 呈增大趋势.从石炭纪起直到三叠纪末,研究区一直处于沉降状态;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为主要生烃期,中侏罗世生烃持续时间较长,平均生烃速率较小,生烃产率一般;早白垩世生烃速率较大,生烃产率增加值较高,生气强度达到历史最大,是主要的生烃期.受气体分馏作用、储层孔裂隙发育特征、储层压力以及煤层顶底板密封性的控制,δ13C1 随着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含气量和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在向斜核部区、断层应力集中区和褶皱两翼发育区的δ13C1 值相对较大;在断层应力释放区和背斜核部δ13C1 相对较大,这表明该区域的煤层气封存条件较差,不利于煤层气富集;受地下水溶解的影响,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地区δ13C1 值较小;在弱流体动力学或滞流区δ13C1 没有明显的变轻趋势.综合煤层气地球化学指标认为,临兴和神府地区东南部煤层气富集,且前者更有利,这对后期煤层气选区布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