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工程
煤炭工程

章新敏(执行)

月刊

1671-0959

mtgc@coale.com.cn

010-82276677、6679

100120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煤炭工程/Journal Co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包括煤炭工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基建体制深化改革经验,报道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动向和各专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经验。直接涉及到的专业有采矿、机电、机制、土建、选煤、环保、技经、管道运输、公路、铁路、桥涵、暖卫、给排水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西关停矿井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李学彬周玉颖张军朱仁静...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西矿井关停后将形成 71 万m3 的可利用特殊地下空间和 77.4 万m2 的地面工业广场,近千亿资产被闲置.针对京西矿井现状,响应北京总体规划,通过建设国家级安全生产事故预控与应急处置技术实验实训和科普基地(一期)作为京西关停矿井开发利用的首期工程.京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平台、应急管理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基础条件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研发实训平台、应急管理特色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应急实训演练与知识文化科普平台 6 部分,具体由26 个建设模块组成,共需要配置专业仪器设备 1827 台、开发课程 54 门、图书文献 156 套、引进培训师资180 人次、改扩建工程设施 1609 套(项),利用千军台井地下巷道约 3147 m,最终建成服务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国际一流科教培基地.

    京西关停矿井废弃矿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科教培基地

    连采连充膏体充填工艺系统设计与应用

    吴建华李玉增王壮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查庄煤矿工业广场下压煤开采问题,设计了连采连充膏体充填工艺系统,给出了参与灰浆制作与矸石破碎处理设备的各项参数,在保证膏体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绿色充填.采用充填工业泵对膏体进行泵送,充填巷道上端口采用喷射机进行上三角密封,从而保证了接顶率.在进行采动影响分析时发现,膏体充填后顶板最大离层量为 20.5 mm,地表最大下沉量为 27 mm,地表建筑在I级建筑物损坏等级之内,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解决了该矿"三下"压煤开采问题.

    三下采煤连采连充充填工艺膏体充填充填系统

    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延斌陈宝东吴涛王百晓...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付村煤矿井下综采装备落后、开采成本高的问题,综合考虑生产安全、经济效益、资源回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在付村煤矿建立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的构想.根据付村煤矿3上煤层赋存条件,基于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集成控制平台,结合大采高液压支架智能化电控系统、大采高采煤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及移动互联网云存储系统,重点突破了工作面主要设备姿态监测、大采高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工艺、远程控制与集中监控等技术,实现了采煤机自主定位、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全工作面一键顺序启停、故障自动顺序停机、三机协同控制,优化升级了矿井信息化系统,建立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互联网云平台.结果表明:自 2017 年 11 月在付村煤矿3上 1008 工作面进行工程应用以来,工作面生产班工作人员从12 人减少为5 人巡视检查,减员率达50%以上,日采煤达 6000 t,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建立了枣矿集团 6 m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的生产模式,为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生产系统的发展提供示范与实践基础.

    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姿态监测记忆截割自动跟机移架三机协同控制

    新型本质安全电源保护电路设计

    邓佳楠郭庆瑞余波李晓斌...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本安电源过流和短路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本质安全电源的新型保护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镜电路按一定的比例复制主路电流,并由副电路采样电流信号,经过放大、移位处理后接入比较器负输入端,比较器正输入端接入短路检测信号.该新型电路的功能是当电源负载发生过流或短路故障时,滞回比较器输出过流或短路控制信号,迅速关断主电流开关,从而实现对负载主电路截断的保护;同时启动微电流开关,检测短路故障是否消除,使得故障消除后能够自动恢复主电流开关电路.此外,电源保护电路的软启动电路可用于解决电源启动过程中的浪涌电流可能会造成过流保护误动作的问题.

    本安电源短路过流保护自恢复软启动

    面向煤矿集团的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研究

    汪杰李晓华万一帆向剑平...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煤矿集团公司层级对下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控的及时性、精准性及有效性,促进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集团的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了以接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支撑层及应用层为核心,安全运维管理和标准规范为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详细阐述了业务子系统、可视化大屏子系统及移动应用APP三大功能模块设计及平台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效果显著,可满足煤矿集团公司层级对下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和辅助决策需求,对促进煤矿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煤矿信息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生产监管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管控

    山西省煤矿区生态现状评价

    霍海鹰任书樣彭可平侯玮...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问题,基于生态学概念,分别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源地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三方面对山西省煤矿区当前的生态现状进行评价.在生态敏感性方面,综合坡度、坡向、高程、植被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五个因子,生成煤矿区综合敏感度,得出各煤矿区生态敏感性程度;并利用MSPA分析方法对生态源地进行识别,得出煤矿区对生态源地影响的程度;最后利用MCR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煤矿区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治、临汾、晋中等市生态敏感度高的煤矿区较多,同时这些市区内煤矿区影响生态源地的面积较大,朔州、运城、长治等市煤矿区生态安全格局较低,在未来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对其着重治理.

    矿区生态生态评价生态敏感度生态源地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修复

    巷旁充填留巷顶板结构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

    贾靖卢志敏任伟杨洪增...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沿空留巷顶板结构特征及其支护技术,基于弹性力学薄板理论,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悬板结构模型,推演了两种边界条件下悬板主应力表达式,构建了应力比例系数作为薄板破坏判据,研发了沿空留巷巷内顶板斜拉锚索加强支护、巷旁超高水材料复合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锚网索支护沿空留巷过程中实施超前预裂切顶,顶板可形成悬板结构,该结构随上覆顶板运动可形成一对边简支一对边自由和一对边固支简支一对边自由两种悬板形式;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两种悬板破坏部位不同,可以此作为布置顶板斜拉锚索的依据;顶板斜拉锚索对悬板起悬吊和水平挤压作用.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巷旁充填沿空留巷超高水材料悬板结构预裂切顶

    大柳塔52606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走向非均匀破坏机制研究

    迟国铭周海丰李刚石占山...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柳塔煤矿沿空留巷工作面混凝土墙及煤柱受力变形与煤层埋深呈现明显相关性,为获取埋深影响留巷侧围岩非均匀破坏的机制,以 52606 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岩层垮落结构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增加,对应的周期来压步由10 m逐渐增加至约20 m.支承压力应力升高区范围增加,应力集中系数增加,应力峰值位置距离工作面距离减少.工作面顶板裂隙密度增加,不利于在埋深大区域形成支撑结构,不利于留巷稳定.埋深较大的终采线侧垮落角为34°,埋深较小的开切眼侧垮落角为43°.垮落角减小悬臂结构长度增加,破碎围岩支撑力减弱导致埋深大区域巷道发生大变形.

    沿空留巷埋深相似模拟覆岩裂隙

    "衰退—死亡"型陷落柱综合探查治理及发育特征研究

    安丰存杜海鹏冯辉张豪哲...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华北型煤田"衰退-死亡"型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对采掘的影响,以肖家洼煤矿221302 工作面运输巷陷落柱的探查与治理为例,通过井上下综合物探及钻探探明了岩溶陷落柱的分布位置及范围,采用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陷落柱胶结物的主要成分,并根据钻孔涌水、注浆量及塌孔等异常现象推断了陷落柱的发育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探查地质异常体为呈近似圆锥状的陷落柱;上部充填物压实胶结较好、导水性差,下部具有一般导水性,将其划分为"衰退—死亡"型,包含堆石段、过渡段、泥石浆段及岩块碎屑段;陷落柱注浆治理后,检验孔未出现异常,掘进面无涌水,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远大于掘进需要安全隔水层厚度,可确保巷道安全掘进.

    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注浆治理陷落柱发育特征

    灰岩含水层定向钻孔注浆效果智能评价方法研究

    李文昕贾东秀陈建刚傅子群...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现场注浆工程,通过XGboost、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BP 人工神经网络四种算法,对灰岩定向钻孔的注浆效果进行科学分析.研究表明,XGboost、支持向量机、K近邻的模型精度均达不到 0.9,而BP 人工神经网络测试的拟合程度达 0.93,使用现场数据测试准确度达0.9,证明了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注浆效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运用MATLAB提出了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注浆效果智能化评价方法,并根据模型制作了简单的演示平台,实现了注浆效果评价的智能化与快捷化.

    定向注浆效果评价机器学习BP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