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工程
煤炭工程

章新敏(执行)

月刊

1671-0959

mtgc@coale.com.cn

010-82276677、6679

100120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煤炭工程/Journal Co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包括煤炭工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基建体制深化改革经验,报道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动向和各专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经验。直接涉及到的专业有采矿、机电、机制、土建、选煤、环保、技经、管道运输、公路、铁路、桥涵、暖卫、给排水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等离子体对CO消除规律的实验研究

    翟小伟王九歌宋波波周妤婕...
    25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工人身心健康,改善矿下环境,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搭建等离子体消除CO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研究等离子体消除CO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为 50 kV、电极材料为铍铜合金时,等离子体对CO的消除效果最佳。风速越大,消除效果越差;随着氧气浓度和湿度的升高,CO消除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分别在风速 0。6 m/s、氧气浓度为 20。5%、湿度为30%RH时,CO消除效果最好。

    等离子体CO消除负电晕矿井空气职业安全

    基于Hill函数的动态沉陷预测模型研究

    蒋乾杨向升郭广礼华祥...
    260-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塌陷地动态治理亟需解决地面动态沉陷精准预测这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地面点动态沉陷过程为入手,明确了地面点动态沉陷过程中下沉量、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地面点动态沉陷演化过程的基于Hill函数的动态沉陷预测模型,并采用济三煤矿 5316 工作面、东滩煤矿 3307 工作面和义能煤矿CG1301 工作面的地表沉陷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各案例的相对中误差均可控制在 3%以内,说明此模型能够很好的实现地面点的动态沉陷预测。

    开采沉陷动态预测塌陷地时间函数动态治理

    半球形储煤场屋盖风压分布风洞试验研究

    温博聂少锋刘哲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球形储煤场结构跨度大且覆盖面积广,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往往起到控制作用。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半球形储煤场屋盖的风压分布情况,得到了结构在 24个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及相应的屋盖分区体型系数。结果表明:在风荷载作用下,半球形储煤场结构屋盖迎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垂直于来流方向呈等压条带状;迎风面下部的扇形区域主要受风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半球形屋盖迎风面最下部边缘;半球形屋盖中上部、两侧及背风区域主要受风吸力作用,最大值出现在受通风口开口影响的檐口区域附近;当转运塔处在屋盖顺风向两侧区域时,转运塔附近的屋盖区域负压力会出现较大值,平均风压系数为-1。40;屋盖顶部通风口区域由于高度最高,各风向角下吸力均为最大,60°风向角下局部分区体型系数达到-2。15,更容易受到破坏。针对试验结果,对半球形储煤场屋盖提出了设计建议。

    半球形大跨结构风洞实验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体型系数

    基于IAWF算法和图像数据的煤矿井下供水管道泄漏点定位

    李彪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利用传感器采集的管道泄漏信号存在大量异常值,难以准确挖掘其中的泄漏特征值,进而无法准确定位泄漏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AWF算法和图像数据的煤矿井下供水管道泄漏点定位。根据管道泄漏信号的特点,利用IAWF算法对采集的监测值进行加权融合,采用支持度矩阵计算目标传感器被其他传感器支持的支持度,并将具有最高支持度的传感器测量的数据替代数据集中的异常值,由此提取管道泄漏信号的特征,引入图像数据获取管道图像的显著图,进而确定管道泄漏的范围,基于此,利用压力梯度方法根据管道压力与流量的变化,求取泄漏点与管道入口端的距离,以此确定泄漏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对管道进行泄漏点定位,得到的定位距离与实际距离一致,定位精度较高。

    IAWF算法图像数据煤矿井下供水管道信号特征泄漏定位

    煤粒瓦斯解吸-扩散数值模型适用性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张迪丰程涛李鹏田昊晨...
    28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煤中瓦斯解吸-扩散规律,对于充分认识煤中瓦斯运移机理、科学利用瓦斯资源、精准防治瓦斯灾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单孔模型、双孔模型及动扩散系数模型在煤粒瓦斯解吸-扩散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了双孔模型与动扩散系数模型的瓦斯压力分布规律及模型各参数对煤样变质程度、粒径、吸附平衡压力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孔模型,双孔模型与动扩散系数模型可以更加精准描述全阶段瓦斯解吸-扩散规律。双孔模型与动扩散系数模型以不同方式描述了瓦斯解吸-扩散过程,相较于双孔模型,动扩散系数模型中煤粒径向瓦斯压力梯度较大。煤样变质程度、粒径、吸附平衡压力等对模型各参数有较大影响,其本质均为煤中孔隙结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选择瓦斯解吸-扩散模型及其参数提供借鉴。

    瓦斯扩散双孔模型动扩散系数模型孔隙结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