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吴式瑜

双月刊

1005-8397

mtjgly@163.com

010-64251130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乙7号楼307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Journal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覆盖领域: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煤化工,煤质分析及化验,煤炭燃烧及炉具,低热值燃料发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CS粗煤泥智能分选机在亭南选煤厂的应用

    汪才飞李宇轩李丛李兵法...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亭南选煤厂主要的商品煤由末精煤、粗煤泥、破碎精煤等掺配而成,但随着井下不同工作面煤质变化,商品煤发热量控制变得困难.亭南选煤厂以掺入商品煤中的粗煤泥作为突破口,通过TCS粗煤泥智能分选机调控粗煤泥灰分,从而控制商品煤发热量,满足了客户需求,保证了公司口碑.

    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产品把控TCS粗煤泥智能分选机

    S-3GHMC440/160型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在姚桥选煤厂的应用实践

    彭飞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S-3GHMC440/160型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在姚桥选煤厂生产应用的实践,在不改变原系统处理能力的前提下,结合入洗原煤可选性以及精煤、中煤、矸石三产品构成进行计算分析,对该设备的吨煤电耗、排矸能力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简要评述;重点分析了S-3GHMC440/160型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偏差、数量效率、矸石带煤损失率等指标;通过最终数据验证,认为该设备具有处理能力大、电耗低、排矸能力强、分选精度高、可能偏差小、数量效率高的优良工艺效果.

    选煤厂超级重介质旋流器数量效率可选性曲线应用实践

    智能停送电操作机器人在选煤厂低压配电室的应用实践

    宋文轩周国宾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停送电操作机器人的设备结构、系统功能,以及应用在选煤厂低压配电室后取得的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停送电操作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对配电回路进行停送电操作,提高选煤厂日常检修中停送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机器人上搭载的多种传感器可代替人工对配电室进行7×24 h的自动巡检,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

    选煤厂低压操作机器人低压配电室无人值守自主巡检实践

    PCR和PLSR在煤质全水分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宁石茂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无损的检测出煤质内部的全水分含量,研究采集了200个焦煤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马氏距离和学生式残差相结合的方法剔除了异常样品,并对其进行了一阶微分、二阶微分、15点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归一化处理(SNV)光谱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对煤样进行建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SNV预处理后的PCR模型最佳,校正集和交叉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和0.87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9和0.132;经15点平滑处理后的PLSR模型最佳,校正集和交叉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和0.88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8和0.043.PLSR模型相比PCR模型更具有代表性,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更强.

    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全水分光谱预处理

    火电厂提高汽车煤采样机采样代表性的研究

    郑伟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火电厂汽车煤机械采样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人为干预采样点、采样深度达不到全断面要求、采集煤样代表性差、采样机管控系统监督管理不到位以及采样机设备管理不到位的现状,通过实施燃料智能化集中管控、建立拉煤车辆程尺寸测量管理办法、加强调运管理、屏蔽采样机管控系统敏感信息、实现采样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以及加强采样机设备管理等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采样点的干预,有效提高采样机采样代表性.

    火电厂提高汽车煤采样机采样代表性

    煤炭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杨阳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煤炭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不确定来源,评定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各分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确定报告结果的测定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

    碳中和愿景下甘肃省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何辰张庆梅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碳中和目标相继成为我国的两大重大战略,那么甘肃省煤炭工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煤炭行业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消费利用阶段,所以碳减排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煤炭的燃烧和转化利用效率,科技上攻关CCUS技术和在生态上利用植物固碳.依据我国相关机构对不同时间段煤炭消费量的预测,提出了甘肃省三大矿区采煤区域的退出和布局机制,论述了该省煤电、煤化工、新能源协同发展之路,依据引导型生态修复理论,对三大矿区的生态修复做了相关阐述.

    碳中和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煤炭工业

    煤炭化验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张忠帅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了影响煤炭化验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提出在煤炭分析过程中如何规范取样、制样、测试、仪器使用等,可以有效减小煤炭化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提高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煤炭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化验结果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黄骅港配煤均匀性评价

    王光泽李媛许琴刘铁...
    83-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港口配煤需求和配煤均匀性的意义,跟踪调查黄骅港下水煤炭流转过程,对装港、卸港采制化结果进行加权对比分析,关键指标装、卸港加权差值趋近于0,一定程度反映出黄骅港配煤均匀性较好,第三方采制化可信度高.但前述评价方式存在不足,重点使用0-1标准化方法,将同一船煤炭分批次化验的煤质指标进行线性转换,形成新的无量纲数据样本,以样本标准差为基础,定义煤炭均匀性系数Y,评价黄骅港配煤的均匀性,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逻辑清晰、角度全面、可比性强,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煤炭均匀性.

    黄骅港配煤均匀性标准差0-1标准化

    煤炭检测实验室试验原始记录现状分析

    米娟层魏宁屈洋冰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近3年来全国煤炭企业检测实验室能力比对活动所收集到的所有检测原始记录,分析了每个实验室在试验原始记录填写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建议有关实验室加强相关人员培训、规范原始记录填写,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煤炭检测实验室能力比对原始记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