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吴式瑜

双月刊

1005-8397

mtjgly@163.com

010-64251130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乙7号楼307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Journal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覆盖领域: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煤化工,煤质分析及化验,煤炭燃烧及炉具,低热值燃料发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葫芦素选煤厂提升系统效率及灵活性的改造实践

    葛海军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葫芦素选煤厂的工艺特点,分析了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主洗车间矸石脱介筛、矸石带式输送机、配煤刮板机、原煤破碎车间等工艺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选煤厂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生产系统运行稳定.

    选煤厂工艺煤质特点技术改造效果

    矸石手选带智能排矸系统在灵新选煤厂的应用实践

    李萍王磊白雪萍张润博...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灵新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矸石拣出率低、未拣出的大块矸石会加快下游设备损耗、增大维修量等问题,介绍了智能排矸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排矸原理,提出采用智能排矸系统应用于灵新手选矸石系统的改造安装实施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智能排矸系统能够有效替代人工拣矸作业,分选后的矸石检测指标符合选煤标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煤炭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选煤厂矸石手选智能排矸浮沉试验应用实践

    二次浮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郭通侯宗波余家辉王宇昊...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煤泥浮选过程的工艺参数较多,智能浮选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投资成本高、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为开发实用性更高的智能化浮选系统,优化和简化浮选的自动调节过程,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提出采用PID控制技术调整浮选柱入料流量和加药量,以简化智能浮选系统的检测与控制过程.以浮选柱串联的二次浮选工艺为实例,研究二次浮选工艺的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结合具备学习功能的专家数据库,设计了经济实用的二次浮选智能化控制系统.

    选煤厂煤泥浮选智能化控制PID控制降本增效

    添加剂配比对粉煤成型颗粒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森方浩楠张新民王梦利...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廉价、低灰分和黏结性能强的型煤黏结剂是优化和改进型煤生产工艺的关键.选用水泥、黏土、膨润土和腐植酸钠4种添加剂,分别在5%、10%和15%添加比例,并保持含水率为10%的条件下,对哈密低阶粉煤进行成型实验,并测量成型颗粒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添加剂比例的增加,成型颗粒的松弛密度随之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对于同一种添加剂,成型颗粒的松弛密度与其耐久度正相关,松弛密度越大,则耐久度也越大.随着添加剂比例的增加,成型颗粒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大,但增幅有所下降.添加剂种类对成型能耗影响较大,对于水泥和黏土添加剂,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成型能耗随之增大,对于膨润土和腐殖酸钠添加剂,添加比例对成型能耗的影响较小.上述研究结论对型煤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低阶粉煤添加剂配比实验研究成型品质

    焦化行业VOCs排放特点及末端治理措施分析

    朱怀亮魏冰乔珍崔岩...
    55-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复杂,是我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与重点.焦化行业是我国产生VOCs的主要产业,加快焦化行业VOCs治理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焦化行业主要产生VOCs的工段与排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典型焦化企业的VOCs末端治理路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焦化行业VOCs排放特点末端治理

    悬挂链输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何习达黄超王海丽杨美英...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挂链输送系统有助于实现煤炭采样与制样对接过程的自动化.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可实现煤样桶从采样端自动输送至制样端,并可同步完成煤样桶的回传再利用.介绍了悬挂链输送系统的关键功能及技术特点,重点剖析多站点收发布局、无动力吊具技术、煤样桶收发技术以及动态监控技术在悬挂链输送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悬挂链输送系统的推出有助于更进一步完善自动采制对接方案.

    悬挂链采制对接煤样桶吊具样桶收发

    选煤厂原煤性质和单机性能检测的误差来源及控制分析

    刘利波徐宏祥崔家画汪竞争...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是一种组成不均匀的大宗物料,在检测其性质时,无法进行破坏性试验和测试,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检测分析,但是在取样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差.为明确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分析了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过程涉及的采样、制样、化验、筛分浮沉和泥化试验中可能带来误差的环节,并针对误差来源提出了有效控制措施.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中应当设计严密的采制化和加工工艺性质试验方案,强化过程控制,尽可能减小误差.

    选煤厂原煤性质单机性能检测误差控制

    基于双能γ透射的多矿别多煤种选煤生产应用研究

    李超刘海增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双能γ透射测试原理,对影响γ射线灰分测量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业应用实践表明,通过煤种配比的自动识别及其与在线测灰仪参数的自动调整联动,可实现不同煤种配比时在线灰分参数的联动调整,精煤灰分精准测量,应用效果良好.

    选煤厂双能γ透射多矿别多煤种灰分实时检测

    BRICC-CH8000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氢元素的影响因素

    赵洪权陈宝华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和氢是煤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与煤的变质程度和特性密切相关,是煤炭科学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红外吸收法测定煤中碳和氢元素的含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检测方法,探究其仪器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对获得准确、稳定的测定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BRICC-CH8000元素分析仪红外吸收法煤中碳和氢预热时间待机吹扫时间

    SDCHN435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氢氮操作标准探析

    倪萍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SDCHN435元素分析仪对GB/T30733-2014《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中碳氢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介绍,包括试样称量、气密性检查、试样分析、仪器标定、漂移校正等.详细阐述了 SDCHN435元素分析仪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探讨了该仪器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对设备的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

    煤中碳氢氮SDCHN435元素分析仪操作标准规范仪器标定漂移校正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