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王红英宋硕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景观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制约园林景观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在武汉市新的发展阶段,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了制约武汉市园林景观发展的因素,并探讨了提升武汉市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策略,以促进武汉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推动武汉文化强市建设。

    武汉园林景观文化制约因素

    当代主要建筑形式及对未来建筑形式的分析

    邢源铭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提升建筑建造水平,对当代主要建筑形式进行梳理,分析其特点,并对未来建筑形式进行展望,以期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代建筑形式未来建筑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与表达

    刘振浩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阿尔瓦•阿尔托人性化地域特色传统文化

    协同演化视角下新疆传统聚落肌理的操作策略

    曹旭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落肌理是聚落形态的表达方式,故而从协同演化视角切入对新疆传统城市的聚落肌理进行类型研究,从而进一步揭示新疆传统城市有机生长复杂结构动态发展规律。新疆不同区域的传统聚落都有一定的外部地域资源的制约和内生有机发展动力,分别通过变形、分形和生形的基本城市肌理操作策略,反馈到新疆传统城市聚落的关联性需求,实现传统聚落的协同演化。

    协同演化聚落肌理新疆

    乡村振兴视域下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以山西省平遥古城为例

    温佳琪唐梓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地区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各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山西省平遥古城古建筑众多,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相关部门为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为保持古建筑的生命力,以山西省平遥古城为例,阐述平遥古城基本概况,分析现阶段古建筑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平遥古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乡村振兴古建筑平遥古城开发保护

    磁器口古镇建筑特征与符号学研究

    黄学敏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器口古镇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下游,是一个有1000余年建镇史的码头民俗文化古镇。它为川流不息的商旅人士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居住和商业场所,见证了巴渝地区的历史人文变迁,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在研究文献、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磁器口古镇的建筑特征及建筑符号,运用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归纳建筑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研究磁器口古镇建筑,再通过符号的语义表达,揭示磁器口古镇建筑的内涵及特征,加深对该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磁器口古镇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古镇建筑的文化传承作相应的贡献。

    磁器口古镇建筑特征建筑符号学"三分法"

    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罗晓冉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宗祠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的重要体现。对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法脱离审美演变,应符合时代要求。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对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使襄阳宗祠建筑艺术符合时代审美要求,不仅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襄阳宗祠建筑习氏宗祠米公祠单家祠堂

    传统藏式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薛紫橙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地理环境特殊,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是思想观念的物质承载,藏族人民创造出了极具风格和艺术性的藏式建筑藏式建筑的选址、布局、架构、装饰等都是十分具有逻辑性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生活追求。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在藏族文化中提炼传统藏式元素,分析藏式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通过这种分析呈现独特的藏族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藏族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冲击力。

    地域文化藏式元素现代建筑

    VR技术在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赖伟成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以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先进高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之中,尤其是在城市建筑领域,其应用范围仍在持续扩大。设计者通过VR技术可有效提升建筑环境设计的效果,让建筑设计可通过高度模拟仿真的数字化环境生成,给人们以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良好体验。VR技术在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可更为直观立体地展现出建筑的内外部情况、建筑周围的环境、整体效果,体现出城市规划与使用者对建筑物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物施工所需材料、工程资金预估、工程施工环节等方面具备精确化计算作用,对于有效节省工程材料、资金、时间和劳动力等方面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

    VR技术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三维建筑模型

    城市建筑艺术装置设计与研究——以空中出水艺术装置设计为例

    胡颖于秩祥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建筑艺术装置设计单调、乏味,尤其是一些流水式的艺术装置缺少美的元素,缺乏新颖性和安全性。为此,以空中出水艺术装置设计为例,运用现代控制技术与安全设计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剖析研究,分析水池、水管、水泵、水壶和感应器之间的相互联系,打造水从空中水壶流入地面水池和水池水位永远保持不变的视错觉艺术效果,为人们提供科学、安全且具有启迪性和悬念感的审美体验,并展示安全设计环环相扣的科学性。其中,特别是对重心和减轻水壶重量的设计,使城市建筑艺术装置设计实现了质的安全。

    空中出水艺术装置艺术性安全设计造型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