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陕北地域文化符号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延安大学为例

    姜岚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园是学生、教职工生活、工作的重要场地,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表现城市地域人文特征的主要载体。因为不同高校所在的区域和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每一所高校都有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风貌。因此,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区域的文化特点、学校的悠久历史来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重点讨论陕北地域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分析高校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的具体方式。

    陕北地域文化符号景观设计延安大学

    现代城市地下车库的环境图形设计与研究

    于帆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代城市地下车库的现状,将环境图形作为增强地下车库环境设计形式美和功能性的要素,可营造具有差异性的环境。通过对环境图形设计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围绕寻路动线、寻路者心理、场所特征等因素,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地下车库场景为例,提炼出利用环境图形打造符合现代场所基因的空间感、提升现代地下车库整体形象和用户体验的方法。基于此,分析现代地下车库环境图形设计思路,提出在设计时应遵循功能性、审美性和独特性原则,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阐述如何更好地对地下车库环境图形进行设计。

    地下车库环境图形设计现代城市空间设计

    数字艺术与古村落文旅的融合策略研究

    贺溪黄佳廖健莫尚剑...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文旅融合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5G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艺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古村落文旅与数字艺术进行融合,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和传播,实现线上虚拟旅游,对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构建一套数字艺术与古村落文旅融合策略,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文旅融合数字艺术民族文化

    文旅融合视域下老字号品牌创新提升策略研究

    陆婷燕俞书伟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冲击下,老字号品牌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只有设计创新、与时俱进,老字号品牌才能获得一线生机。以丰同裕品牌创新策略为例,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目标人群的需求进行研究,为旅游城市老字号品牌的创新提升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老字号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文旅融合老字号品牌文化体验丰同裕

    博物馆视野下工业遗产展示与活化设计——以湖北地区为例

    贺诚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保护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主要集中在整体遗址保护、遗址空间更新、博物馆化展示陈列、综合性再利用等方式上。博物馆化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普遍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保护工业遗产与遗址,通过空间展陈设计来活化历史与记忆;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展示与生产来打造多元的文化空间,融合工业旅游的发展思路,让其成为城市工业文旅的名片。由此可见,博物馆化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有效路径之一。

    工业遗产博物馆历史记忆

    文化传播与环境局限背景下涠洲岛民居特征研究

    王瑾琦樊卓王灵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受文化传播与海岛环境的影响,岛上民居保留了桂东南民居的特征。基于此,采取田野调查法、口述史调查法,对外来文化在涠洲岛传播与涠洲岛环境对涠洲岛民居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文化传播与环境局限背景下涠洲岛民居特征,以期促进涠洲岛民居进一步发展。

    涠洲岛民居文化传播局限性

    基于数字化视角的洛阳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闫真真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从数字化视角分析洛阳市红色文化传承的特点及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优势、挖掘及整合红色资源等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洛阳市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数字化视角洛阳市红色文化

    山西潞城古村落建筑环境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

    周鑫蔚刘宇轩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古村落众多,文化遗产丰富。对山西潞城古村落建筑环境和文化遗产展开研究,旨在在挖掘潞城传统古村落建筑体系营造的基础上,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继承的策略,并且对潞城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索,有助于潞城城市区域独特的古村落建筑和文化遗产形成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对唤醒潞城城市记忆具有现实人文意义。

    古村落建筑环境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多元文化融合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以湛江赤坎古商埠为例

    梁红昕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多元文化之间具有相融相生性。以湛江赤坎古商埠为例,通过古码头融合航海文化、古商铺融合海运贸易文化、名人故居融合红色革命文化、古水井融合市井饮食文化、古祠庙融合祭祀民俗文化、古巷井融合邻里文化、地方特色融合影视文化,探究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融合多元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让文明得以传承,让文化得以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历史文化街区多元文化融合湛江赤坎古商埠

    河南历史公园的发展变迁和景观价值认知研究

    尹赛赵龙梅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公园是河南重要的景观遗产,但存在遗产价值不明确、缺乏保护方向等问题。基于此,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六处公园为研究样本,梳理了河南历史公园的发展变迁阶段及现状,归纳了公园的五种景观价值,通过对公园关注偏好数据的调查,提出了公园景观价值保护中的问题及建议。

    河南历史公园发展变迁关注偏好景观价值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