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物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拓展

    王杰吴晓春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更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非物质文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亟待拓展。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和中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给城市发展、环境艺术、环境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激励人们努力发挥创造力。通过对蔚县非物质文化的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背景,围绕四个功能对非物质文化的应用进行论述,探索非物质文化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融合的策略。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应把非物质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去,从而使整座城市更加宜居。

    非物质文化公共空间智慧城市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策研究

    郭俊杰丁彦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是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传承和保护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从大运河常州段承载的历史文化内容入手,分析了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指出目前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阐明保护的对策,以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

    城市工业文化遗存景观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盐城市旧工业区景观设计改造为例

    郭文萍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工业厂区与新城市规划建设格格不入,因此,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的传统工业厂区改造案例,总结其设计改造策略。从有机更新的角度出发,以盐城市旧工业区景观设计改造为例,化解城市遗产原有功能性与现有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城市工业文化遗存景观获得重构,更好地融入城市景观系统。

    工业文化遗存景观文创街区景观设计

    文旅融合下地域文化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应用——以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公园为例

    李紫薇田青宋捷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自信建设的当代,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甘肃陇南礼县建设大堡子山考古遗址公园,既方便专家学者进一步弘扬和解读秦文化,又可以将博物馆与遗址保护的优势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不只是遗址公园,在任何一类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都应是设计中重点应用的对象。大堡子山遗址公园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陇南当地旅游开发走向"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

    地域文化文旅融合考古遗址公园大堡子山遗址

    地域文化在地铁站导向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以南京地铁站为例

    邸峰段元胜张健键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向系统不仅能规范人们的出行活动,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阐述地铁站导向系统的概念,以南京地铁站导向系统为例分析其现状,探讨地铁站导向系统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将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导向系统的具体案例,为地域文化在地铁站导向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地域文化地铁站导向系统南京地铁站

    国潮风插画在城市宣传中的应用研究

    徐雯丽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盛行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国潮风插画,融合了当代潮流文化与国风元素,迸发时尚魅力,彰显中国特色。在国潮风插画中,古典与新锐碰撞,造型丰富,色彩浓郁,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用一种创新的、年轻的视觉方式呈现出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这正是国潮的魅力所在。城市宣传受当前国潮趋势的影响,基于自身历史底蕴,可重塑中国城市文化自信,展现出更多元、更新颖的宣传与推广形式。

    国潮风插画城市宣传中国元素文化自信

    乡村艺术实践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

    王慧刘健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农村正逐步回归人们的视野。艺术家通过在地实践开展乡村艺术实践活动推动乡村发展,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艺术介入乡村议题由来已久,艺术家与乡村的情缘并非偶然。分析当前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从艺术家的乡村艺术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和生态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乡村艺术实践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以下姜村为例

    韩梦阳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成为由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绿富美"乡村的典型案例。正如其他山区农村一样,下姜村同样曾存在着产业方式单一、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薄弱的问题,不具备发展市场经济的区位因素。但依靠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下姜村从众多发展困难村中"突围",其发展经验可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乡村振兴生态资源下姜村

    陈培龙、金小凡、王慧敏、郑鑫雨作品

    119页

    陈相宏、亓雯静、李璐瑶、李昱霄作品

    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