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传统民居建筑更新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以宁夏中卫市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为例

    黄子瑶李瑞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传统民居建筑为落脚点,分析了当地地理环境与社会现状,并从现实问题出发重新理解传统民居建筑,剖析其民族文化特征,思考传统民居建筑如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其地域性特征。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现代性特征共生的设计原则,指导宁夏中卫市黄河滩涂民宿设计,以期促进宁夏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更新。

    宁夏中卫市传统建筑民宿发展与共生更新设计

    从王澍作品看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张晓琳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并且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王澍的建筑设计作品对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阐释,从而探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设计全球化王澍

    扬州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表征探究

    倪思远沈萍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衍生出的文化不同。建筑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其中色彩作为建筑的组成因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色彩体系。研究传统建筑色彩对于进一步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扬州传统建筑色彩进行分析,对扬州的典型代表建筑进行探讨,研究扬州传统建筑色彩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艺术学扬州建筑色彩文化表征

    贵州侗族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尚谢俊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极具魅力的地域文化,侗族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生活习惯、饮食、语言、服饰等方面。将其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够创新现代建筑设计,还能够推动侗族文化的发展创新。基于此,以贵州侗族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文化内涵,并从空间划分、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提出贵州侗族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贵州侗族文化建筑装饰现代建筑设计

    基于情感体验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以茶室为例

    陈嫄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产生疲倦、焦躁的情绪,人们盼望回归清静、简约、纯朴的自然生活,缓解压力。为了能够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憩,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平衡。基于此,从满足消费者情感体验的角度设计茶室空间,以达到使人们触景生情的效果,帮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逃离世俗的烦恼,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

    情感体验现代茶室空间设计

    基于文脉主义历史建筑保护与提升设计研究——以保定西大街为例

    张硕张砾丹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主义提倡的纯粹主义设计推动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然而,纯粹主义设计造成的城市规划千篇一律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古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如何在城市现代化中实现建筑文脉的延续,是保护建筑多样性的重要课题。保定西大街作为历史文化名街,历史建筑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基于此,从文脉主义设计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将文脉主义设计方法应用于历史建筑的提升与保护。

    文脉主义保定西大街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数字化更新设计的跨界应用策略研究

    吴康楠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覆盖率提高,数字化技术不断向各领域渗透,历史建筑更新设计融合数字化技术可以助力城镇建设转型升级,探索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对激活历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成为跨界应用趋势。针对当前历史建筑数字化更新设计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跨界应用进行研究,实现多元化交互应用,促进历史建筑保护的创新构想实现。

    互联网数字化历史建筑更新设计跨界应用

    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防卫性研究

    贾思怡栗晓晶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处岭南的广西历来是中国南疆主要的门户要隘,广西传统民居体现诸多防卫性建造理念。防卫性不仅在村落选址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深深影响着单体民居的空间布局、立面构造、装饰陈设等方面。在广西传统民居中,防卫性精神需求体现非常明显,不同少数民族民居的防卫性存在一定差异。

    广西传统民居防卫性

    岭南传统建筑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圈设计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隔山社区为例

    阙砚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而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抢抓机遇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旨在建立国际旅游文化消费中心。在此背景下,以广州市海珠区隔山社区为例,利用本源优势,充分了解岭南传统建筑、社区周边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文商旅融合发展相关内容,探讨隔山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圈创新设计策略,宣传十香园文化名片,以岭南文化为内涵,引领社区形成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打造岭南传统建筑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圈,提高社区空间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岭南传统建筑文商旅融合发展

    寒冷地区被动式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孙明宇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寒冷地区的被动式公共建筑设计出发,介绍被动式建筑、办公建筑以及我国建筑分区中的寒冷气候分区,而后通过对适用于寒冷气候分区的被动式设计方法的总结,为今后寒冷地区的被动式公共建筑的设计探索新的设计思路。

    寒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建筑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