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图形语言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永杰王堞凡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长河的孕育,使得中华民族有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指引作用。将中国传统图形这一形式语言应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利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的发展。基于此,概述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特征,系统阐述现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规划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传统图形语言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其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现研究,旨在为更好地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推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的发展。

    传统图形语言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婺源明清建筑艺术设计研究

    丁晓青孙仲萍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徽派建筑作为明清时期江南建筑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取得的成就灿烂而辉煌。婺源明清建筑属于徽派建筑的一部分,研究婺源明清建筑艺术设计的美学很有价值。故此,从总体布局设计、室外造型设计、室内造型设计三个方面对婺源明清建筑艺术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其对称式布局、"天人合一"哲学观、内外空间设计等整体布局上的巧思。

    建筑造型装饰婺源明清

    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看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江南建筑与岭南建筑为例

    梁艳莲刘怿黄华明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江南和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二者之间气候与建筑的辩证关系,探讨建筑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地域性空间形态,及其对于当代建筑的需求创造性转化的地域特征和生态价值,研究地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江南建筑岭南建筑空间形态地域文化当代价值

    避暑山庄建筑遗址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承研究——以清音阁建筑群为例

    刘娜孙雨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设计的背景下,围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寻找避暑山庄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承的新方向。结合避暑山庄的文化遗产内容、建筑遗址研究现状及数字化设计研究内涵,拓宽避暑山庄建筑遗址遗产的展示和传承研究广度,加深避暑山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深度,构建避暑山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创新模式,令避暑山庄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形成避暑山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传承思路。

    数字技术避暑山庄建筑遗址清音阁建筑群

    艺术审美在建筑艺术中的价值

    于涵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境的演变,再加上人文、科技等诸多要素影响,生活用品在形式上从点线面衍生出许多绚丽复杂的图案,在功能上也从简单的起居住行到满足人们身心精神上的需要,功能更加多样,艺术也从单一的绘画形式衍生出多样的表现形式。艺术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衍生并创造的,可分为八个美学范畴——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其中,建筑艺术就是在艺术规律上,利用建筑美学中特有的艺术语言,让建筑产生文学、审美的价值。

    建筑艺术艺术形态功能

    古今联"动"的乡村住宅建筑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

    谢蒙单樊一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乡村住宅多为天然的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筑,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具有较大价值。首先阐述了乡村住宅的发展史,然后从建筑和环境两个层面研究了传统乡村住宅所涉及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并分析了这些设计策略在现代住宅中的联"动"运用,以期为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乡村住宅传统建筑技术可持续设计策略

    传统粮仓建筑形式变化分析——以浚县粮仓为例

    侯韧李恩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是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粮仓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保证当地的粮食产后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省先后形成了多种粮仓类型。通过探究河南省浚县不同时期粮仓的形式、构造与材质变化,分析当地粮仓建筑特色与不同时期粮仓设计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浚县粮仓的设计方式不同,粮仓的形式、构造与材质均发生了改变。对浚县粮仓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地粮仓建筑的发展脉络,为今后的粮仓建设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

    粮仓建筑形式浚县

    基地、建筑和城市的融合——论德·卡洛对基地的解读

    冯幸宜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卡洛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是作为在特定背景下运作的力量的一种表达。以德·卡洛为讨论对象,从研究他的成长背景和职业生涯以及最主要的作品着手,探讨他设计的主要思想、形成原因及发展脉络。德·卡洛认为对基地的阅读是项目的首要步骤,同时要创造性地转译基地中的历史含义。探讨德·卡洛对基地的阅读方式,融合建筑和城市的努力以及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参与,表达对基地的尊重,并且使用现代化的方式使阅读得来的内容转译成设计的语言进行建筑设计,结合现代的材料与设计手法进行创造,通过一些代表作品的分析,说明他的阅读与转译的巧妙之处。

    德·卡洛基地历史建成环境阅读转译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肖迪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园林景观设计,而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改善当下的建筑生态环境,使住户的整体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地域文化在城市历史街道改造设计中的运用

    梁雪李考智乔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社会生产水平以及综合发展水平。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景观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周边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建筑与历史街区逐渐被现代化设施所取代,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及景观正在逐渐消失。为了保护我国传统建筑及文化,将其传承与发展下去,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历史街道改造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保留下来,设计和建设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景观。

    地域文化城市历史街道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