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糯黑村石头房院落形态及营建活动探析

    罗肖袁子艳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糯黑村位于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属于典型的山地村落,至今还保留着较为纯粹的撒尼文化。糯黑村属喀斯特地貌,所以丰饶的石头和林木资源也深深影响着该村的建筑文化。而利用石头和木材建造的石头房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特殊的建筑价值,具有较高的研究保护意义。在此对糯黑村的民居院落形态、营建材料、营建活动展开研究,总结出糯黑村石头房院落形态特征,并对当地石头房的建造材料及营建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出糯黑村独特的院落组合形态、乡土营建材料的有机结合及当地特殊的营建活动,以丰富国内传统民居研究板块的内容,为糯黑村石头房的更新保护奠定一定基础。

    糯黑村石头房院落形态

    乡村人文场景营造策略研究——以桂中乡村为例

    罗舒雅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文场景营造的角度,围绕乡村人文场景基本要素与形成机制、乡村人文场景评价标准、乡村人文场景空间探索与塑造三个核心问题,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与发展。基于"认知—判断—重构"的研究理念,以广西桂中乡村的人文场景营造为例,提出人文场景营造驱动乡村文化发展"三力",并对乡村人文场景的文化价值特征进行分析,形成人文交流场景、人文创新场景、人文弘扬场景三种类型的人文场景,并提出乡村人文场景营造策略。

    人文场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场景营造

    乡村振兴背景下神垕镇规划研究

    张毛毛吴国玺葛晖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垕镇四面环山,历史悠久,拥有"六古"人文历史资源,钧瓷文化产业集聚,人文历史厚重。通过分析神垕镇地域要素及现状,提出以钧瓷文化产业为引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心三路四区"的思路,建设特色古镇。通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一区四园一中心"生态绿色屏障,传承文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产业调整"三生融合"乡村振兴神垕镇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苏南地区乡村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王永杰王堞凡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及多元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苏南地区传统乡村景观不可避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立足国内乡村振兴发展及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了一批多元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但在乡村建设与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却存在本土文化丢失及文化景观匮乏等问题。因此,首先对多元文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具体概括分析苏南地区乡村多元文化中水域文化、鱼米文化以及桑蚕文化等类别,其次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苏南地区乡村景观更新设计原则以及二者有机结合等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为乡村振兴建设、文化传承创新作出贡献。

    多元文化苏南地区乡村景观更新设计

    广西侗族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对策——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为例

    郭静怡黄智孟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侗族村落入手,深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景观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手段与技术对其加以保护、开发,从而进一步彰显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建设美丽广西,发挥应有的实践价值,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增砖添瓦。

    侗族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

    乡村振兴下龙山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探析——以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为例

    朱超黄浦恩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的发展对经济的提升和文化的输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关注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与发展现状意义巨大。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公共空间景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惹巴拉景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村落进行调研,将挖掘当地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特色作为着力点,对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以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创新设计,助力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振兴。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惹巴拉景区公共空间景观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为例

    张雅丽庄苏琳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新区中心区是城市未来拓展开发最核心的区域,其中央绿轴是公共活动和生态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国内比较典型的中轴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案例,结合城市新区的建设特征,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理念,并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研究其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及景观设计,以期对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许芸萱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物质与文化风貌的体现,是城市居民与游客感受城市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打造具备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外重要。通过阐述地域文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总体概括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以实际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扬州市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城市公共空间扬州市

    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养老居住区设计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张晓霏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及对老年人的关注缺失已成为我国突出问题之一。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加强针对老年人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思想对养老模式的影响和老年居住区的发展趋势,总结老年人特征与居住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开封现有居住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现状分析,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为开封市今后养老居住区和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模式养老居住区开封市

    苏市巷语:苏州传统街区公共设施设计

    马建梅李飞龙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趋向以广泛公众参与为基础,街区尺度微更新、城市公共设施更新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与公共设施更新的创新构想,主要从传承、多元、持续三个方面对苏州传统街区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探索城市微更新的新途径。

    城市微更新公共设施设计城市触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