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艺术院校场所精神营造——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入口广场设计为例

    黄一鸿林海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造具有艺术院校场所精神和特质的校园广场景观环境,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且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来说至关重要。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广场布局、铺装设计、造型语言、雕塑小品、山水景观、灯光照明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具有新时代场所精神的入口广场设计,提出了将精神因素注入空间场所,创造开放性师生户外交流和学习空间,以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时代使命感,旨在达到艺术育人的目的。

    艺术院校场所精神入口广场

    南宁市老口村那告坡田汉旧居研究

    孟彦岑陶雄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南宁市老口村那告坡田汉旧居对研究当地明清时期的村寨结构布局、居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田汉旧居的历史文脉、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建造材质这四个部分对田汉旧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理清明清时期建筑的总体结构,对民居的建筑类型和功能空间关系进行梳理,为当代砖木结构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对明清时期传统木结构民居研究体系进行补充完善。

    田汉旧居那告坡民俗民居

    范式建构与价值引领——解读明清江南文人建筑设计的色彩观念

    成果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彩是明清江南文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围绕色彩建立起一套选色与配色的思想体系,目的是建构文人关于色彩的审美标准和范式,表明文人的态度与观念,并且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纠正当时雅俗莫辨的世风。基于明清江南地区代表性的文人设计类著作和书画,通过梳理文人建筑设计中运用的色彩种类,探究色彩的搭配方法,解读色彩背后体现的文人审美观与价值观,分析时代、地域、个体因素对文人建筑的影响,以丰富江南文人设计思想体系研究,提升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认知,促进当代建筑设计创新发展。

    明清江南文人建筑设计色彩观念

    建筑设计的情感构筑——还乡情结的表达

    王继红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还乡源于对寻根的需要,是为了安慰人们漂泊无依的情感。从文学概念、哲学维度、建筑设计等方面阐述还乡意愿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还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回归故里,而是精神意义的回归。还乡更是一种处境意识,以理智的情感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表达对传统的留恋,以对抗和传统完全割裂的城市化过程。

    还乡建筑设计安全感归属感生活世界

    参数化方法在景观建筑形态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邢璐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城市景观建筑形态的美学价值及设计效率,以凸显城市景观建筑的区域性特征为目的,在学习城市景观建筑参数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设计原则,进而构建城市景观建筑参数化设计的思维过程。同时,归纳利用参数化方法设计的景观建筑形态的特征,从中归纳问题并找出基于参数化方法的城市景观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参数化方法景观建筑形态设计思维Grasshopper

    羌族建筑的分布与分类探析

    胡雪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羌族建筑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建筑的鲜明特色,从整体的选址布局到局部的空间营造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羌族建筑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对羌族建筑做好细致的分类,也是研究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羌族建筑羌族文化村寨

    海南黎族干栏式建筑源流研究

    金奕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南黎族传统建筑中,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作为黎族人民古老的住宅形式,干栏式建筑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因此,通过黎族现存建筑来分析黎族原生建筑及营造技艺,从文献资料中探讨黎族干栏式建筑的概况、演变和衰退。

    干栏式建筑黎族船型屋海南

    连云港市建筑特色分析——以南城街道古民居为例

    宗丹丹刘洁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连云港市遗留下的老建筑、形成的老街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缩影,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连云港市南城街道古民居进行实地调研,从中挖掘能够影响城市文化建设的建筑装饰符号,应用在城市文化的塑造上,能够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打造出能够承载连云港人乡思乡愁、代表连云港厚重历史文化、体现新时代精神的现代连云港。

    连云港古民居南城街道文化特色新时代精神

    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

    席智慧靳晓彤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宗祠建筑装饰在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风格,同时赋予了建筑一定的象征意义。湖南宗祠建筑装饰是湘西人民美好愿景的寄托,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湖南宗祠的发展、湖南宗祠建筑的主要装饰、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人们增进关于湘西传统宗祠文化知识的认识、了解当地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构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生态美学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闺秀楼空间形式分析与研究

    黄静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影响深远。邹氏闺秀楼是武夷山现保存良好的地域建筑之一,是武夷山特殊的地域文化与闺秀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兼具武夷山地域建筑的共性特点与闺秀文化影响下的个性特点。基于此,从邹氏闺秀楼的空间构筑、形式语言、人文底蕴三个方面来解读其蕴含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闺秀楼空间形式